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女生闖美日記:發生什麼都要去「Try」

[複製鏈接]

184

主題

775

帖子

3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相逢_一笑 發表於 2005-7-16 1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起初我只是一個慌亂而缺乏自信的女孩(Yes),但美國的遭遇告訴我:無論發生什麼,都要勇敢去「踹」(Try),獨自在異鄉打拚除了「一往無前」(Go ahead)我別無選擇;面對生活中的磨礪和苦惱,我要盡量做到「不露聲色」(Poker face)。仰望蒼穹,我要大喝一聲: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行(Me too)!

    Yes

    剛來美國時,我只在國內上過三年初中英語,我的心理素質比英語水平還差,每次和美國人說話,就緊張得什麼詞都忘記了,只會一次次地說:「Yes,Yes。」

    大多數美國人其實都知道這種情況,他們一般只是對我善意地笑笑,並不想拆穿我的尷尬。

    但格林老師是個例外,他在第一堂課上就讓我下不來台。

    當格林先生問我叫什麼名字,而我由於緊張又慣性地回答「Yes」時,格林先生的藍眼睛不知是驚訝還是憤怒,差點都變成綠色了:「什麼,你說你的名字叫Yes?」

    隨後他誠懇又毫不留情地對我說:「你剛來美國不久,沒有人因為你英語不好就看不起你,但如果你不管什麼情況都一味回答『Yes』,總有一天別人會誤解你而不願意與你交朋友。請記住:如果沒聽懂,一定要問個清楚,而不能用『Yes』作為自己的心理防線。情緒慌亂時,深吸口氣,困難便過去了。」

    格林先生的批評滲進了我的潛意識裡。此後,我不知不覺地改變了這種老愛說「Yes」的習慣。每當沒有聽懂而慌亂地想說「Yes」時,我的腦海中就不禁浮現出格林先生的那雙藍眼睛,這時我總會深吸口氣,誠懇地請對方重複一遍。感謝格林先生的及時提醒,4個月後,我的英語口語就足以應付學業和日常生活了。

    Try

    我到美國留學感受到的第一個文化震撼,來自一個處處可見的英文單詞:Try。

    剛開學時我就傻了眼:從小學到初中,我所上的課都是學校安排好的,該上什麼課,你可以偷懶甚至逃課,卻從來不需要動腦筋去「選」。看著那厚厚一摞選修課介紹,頓時感覺自己像陷進了汪洋大海。硬著頭皮去問輔導秘書,笑顏後面遞過來這樣一句話:「Just try it!(只管去試)」厚著臉皮再去問各科老師,仍舊是「Just try it」!問身邊的同學,回答的仍舊是那句:「你自己去try吧!」

    沒辦法,只好去try。開學頭一周,我大著膽子亂try一氣,我把自己稍有興趣的課程都試聽了一節,這樣大浪淘沙后,還真選出了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等到課程真正展開,我才發現那些試聽時很誘人的課程其實很難對付。每學完一個章節,指導教師就要你「提出自己的見解」。幾次照本宣科或東拼西湊都被中途打斷,「用你自己的思想說話!」有時甚至要求:「拿出你自己的體系!」――天!「思想」、「體系」此等「偉岸」的字眼,豈是我輩之流可以「僭越」的?語無倫次之間,聽到的還是這句話:「Just try it!」我忽然發覺,自己從來就沒有養成過真正意義上的「思考」習慣。

    好不容易熬到了期末考試。令我目瞪口呆的是:三個小時的考試竟然發下一大疊如雜誌般厚的試卷,全是塗圈由電腦算分的選擇題。試卷上赫然映入眼帘的是這樣一行說明文字:「碰到不懂的題目千萬不要留下空白,只管試著劃上你的圈圈――Just try it!」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背靠大樹好乘涼」……小時候,關於「靠」的金玉良言,可謂汗牛充棟。當我拳打腳「踹」(try)出了異國求學的第一步后,我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以後,我再不能靠父母靠親友了――一切都得靠自己去「try」!

    Go ahead

    每天我都乘校車上學。第一次乘校車時,和藹的司機阿姨告訴我可以自由尋找座位。我見一個墨西哥男生旁邊的位置空著,便問他這個座位我能不能坐。那嘴唇上長著一圈絨毛的男生笑嘻嘻地看著我,卻給出了這樣乾脆的回答:「Go ahead!(一直往前走)」

    我心想這個人怎麼這麼不禮貌呢。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往後走。這時我看見倒數第三排一個墨西哥女孩旁邊的位置空著,我問她我能坐在她身邊嗎?女孩撲閃著水靈靈的大眼睛,笑出了橫七豎八的牙齒:「Go ahead!」

    我只好坐在最後一排到了學校。課間休息時,我抱怨地問一個美國同學,是不是墨西哥人對中國人不太友好?

    這位美國同學聽了我的一番抱怨后,竟然笑出了眼淚。原來,我對「Go ahead」的涵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它的另一個意思恰恰是英語口語中很禮貌的回答:「請坐吧。」

    如今我坐巴士,如果有人向我詢問座位,我也會熱情而乾脆地對他(她)說:「Go ahead!」
Poker face

    語文課上,老師教我一個新詞「Poker face」。為了加深印象和直觀性,他還專門帶我們去一個紙牌俱樂部,讓我們看看那些聚精會神玩牌的老人們。老師示意我們留意老人玩牌時絲毫不顯山露水的面部表情,他說這就叫做「撲克臉」:不論手上是好牌還是壞牌,都不會在臉上流露出任何情緒。於是我記住了這個很有意思的英語詞,而且自以為記得很牢。

    過了幾天,我又想起這個詞語,於是悄悄指著一位正在圖書館里讀書的年輕人對我的語文老師說:「看,那就是一張Porker face!」

    老師聽罷直愣愣地看著我沒有說話。我以為他忘記曾教我的那個新詞了,於是又重複了一遍,還畫了一張撲克牌提醒他。老師終於明白過來,他一臉鄭重地告訴我,我犯了一個很可笑很不禮貌的錯誤,原來我把Poker(撲克)錯記成Porker(肥豬肉)了,這下子意思全變了,我剛才說的其實是――「看,那就是一張肥豬臉!」

    Me too

    美國人喜歡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每當他們喜歡一個人時,會坦率地告訴對方「I love you」或「I like you」。一年聖誕節,我和同學合夥排演了一個舞蹈在學校的晚會上表演,最後居然獲得了第一名。在校長宣布獲獎名單時,我和同學擁抱在一起,流出了激動的淚水。瑪麗邊抹眼淚邊告訴我:「你跳得太棒了,I love you!」我非常真誠地回了一句:「Me too。」

    瑪麗先是愣了一下,然後不自然地笑了笑。

    後來我又遇到過很多人對我說「I love you」或「I like you」。其中有語文老師,有關係親密的姐妹,有和藹的校車司機,而每次我都照例真誠地回一句「Me too」。時間長了,大家似乎也就習以為常了。

    一次我代表學校參加緬因州中學生數學競賽,得了二等獎。數學老師麗莎高興地對我說:「You are so clever,I like you very much.」(你太聰明了。我非常喜歡你。)我習慣性地回答:「Me too」。麗莎愣了半晌,然後大笑起來。在她哈哈的笑聲里我才突然反應過來,原來自己這麼長時間以來一直在犯著一個多麼可笑的錯誤:每一次當別人對我說「我愛你」的時候,我回答他們的竟然是――「我也愛我!」(來源/世界商業評論)
自信 會讓你更漂亮 自信 會讓你更堅強 自信 會讓你更有魅力

28

主題

572

帖子

14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9
沙發
bubbleink 發表於 2005-7-17 04:26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發生什麼都要去「Try」。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3
水影兒 發表於 2005-7-17 12:13 | 只看該作者
POKER FACE=喜怒不形於色,混在世上,挺需要這本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211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59
4
笑忘舒 發表於 2005-7-17 14:05 | 只看該作者
勇敢地去try才會有大的進步。不去try,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能量有多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1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