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幾次的「海上之盟」,可惜均告失敗,否則北宋命運可能改寫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1-12 21:34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高麗與後晉的「海上之盟」,胎死腹中<br />
當契丹八部形成了統一的大賀氏聯盟,在耶律阿保機的經營下成為了東北亞新的霸主,勢力範圍也已擴張到了鴨綠江邊北岸一帶,為躲避兵鋒,渤海國的部分靺鞨遺民湧入高麗境內,得到高麗收容后在鴨綠江下游南岸自己建立了新的小型城邦定安國(今白山市渾江附近)。<br />
契丹對此十分警惕和惱火,但是仍舊按照外交方式遣使交涉。不過畢竟是以大國自居,國書之中言辭矜傲,頗有「問罪於前」的意思。結果小邦亦有大脾氣,高麗國王王建一怒之下竟把契丹使團流放海島。<br />
外交談判直接破裂,作為回應,遼兵很快大股雲集於鴨綠江畔。高麗當然不敢怠慢,亦知敵我強弱分明,遂秘密聯絡與後晉高祖石敬瑭提議共同夾攻契丹。<br />
這實際算得上是一次反向的「海上之盟」。不過石敬瑭不僅沒有積極響應,之後甚至還做了契丹的兒皇帝。石敬瑭更幹了一件貽害中原數百年的大壞事,就是向契丹主動割讓了燕雲十六州。<br />
幾年後,石敬瑭和王建先後病逝,石敬瑭養子石重貴繼位。石重貴改變了侍奉契丹的國策,想把之前擱淺的「海上之盟」拾起來繼續完成,主動和高麗商量軍事合作,對付契丹。而時過境遷,高麗新皇帝的態度也是迥異於先帝,回應謹慎而冷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