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朝皇帝臨幸嬪妃時,敬事房太監為何要在外面「聽聲」?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1-6 16:09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清代,皇帝與皇后同床時,敬事房太監要在窗外「聽聲」。聽見皇帝在裡面一聲咳嗽,太監要立即記下來「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皇帝幸某某后」,以備日後皇後有身時查驗之用。<br />
如果皇帝臨幸的是妃嬪,敬事房太監在事後一定要問明皇帝,是否允許這位陪他過夜的嬪妃生孩子。如果皇帝表示不要,便對其施行避孕術;如果皇帝說「留住」,敬事房太監就會記錄年月日,以作為受胎證據。因為是否生下幌子,對妃嬪日後的身份高低有很大影響。這本《承幸簿》屬於特殊文獻,皇帝在世時,除皇帝本人之外, 只有太後有權調閱。皇帝駕崩之後,它便隨之燒毀,決不在人間留下任何痕迹。<br />
除了「聽聲」之外,敬事房太監還有個工作是「鬧鐘」。妃嬪「承恩」時,如果時間過長,裡面不發信號,侍立在窗外的太監要提醒皇帝「時間到了!」如果皇帝不應就再次高呼,如此反覆三次,就一定得將妃嬪送回。<br />
就此而言,這套制度對於帝王來說,可謂百利而無一害,既可以享受到美色,又可以避免自己沉迷房事。至於子嗣,也有據可查。這有利於封建王朝的傳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