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帖] 穿上LV中山裝 美式解讀中國崛起

[複製鏈接]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希望 發表於 2005-7-12 2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兩大雜誌《新聞周刊》和《時代》周刊,連續兩個月推出封面中國專題。5月初,《新聞周刊》以「中國的世紀」為題,以炙手可熱的電影明星章子怡為封面,掀起了一陣中國熱。彼事尚未「退燒」,6月23日,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又以20多頁的篇幅,刊出中國封面故事「中國的新革命」,對正在崛起的中國進行故事解讀。《時代》選擇的封面人物是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主席,用簡筆畫成。耐人尋味的是,毛主席穿的是有LV圖案的中山裝。

LV就是法國世界頂級奢侈品箱包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的簡稱。

對於美國新聞編輯的這種「策劃」,我實在不喜歡。

《新聞周刊》選擇章子怡,不知是看中了章那標誌式的笑容,還是她所扮演的角色,如此,那真的是很悲的一件事。章的笑容是職業的;而章的角色所反映的,不是離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太遙遠,就是離充滿活力的都市經濟生活太遠,根本沒法反映今天中國的巨變,所以用她來代言中國的「新世紀」,花瓶而已。

而《時代》周刊讓毛主席穿上「時尚」中山裝,除了給人一種出乎意料的滑稽感外,還讓人覺得中國的「新革命」尚離不開西方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等的洗禮,「中國新的革命」不過是在傳統的硬核外,包裹了一層西方式的文明,這種「新革命」便註定有了點「新不徹底」的味道。

我情願相信,《新聞周刊》和《時代》周刊的封面設計,只是美國人讚賞美麗的性格和玩兒了一把幽默。但事實真有這樣簡單嗎?

當然,美國主流媒體一窩蜂地報道中國專題,至少說明一點,即中國的崛起,已經成為西方世界的共識。美國媒體的跟風「吹捧」中國,說明美國民眾對了解中國充滿了興趣。

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崛起,一直是懷著一種又愛又恨的複雜心態的。布希總統最近對美中關係的定義是「十分複雜」;美國國務卿賴斯剛剛說「美中關係目前處於最好時期」沒幾天,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便發表了對華態度措辭強硬的講話。這種分不清美中到底是敵還是友的立場,使美國政府在與中國打交道的時候,常常陷入矛盾。

其實,中美這種「亦敵亦友」、「非敵非友」的關係,正好說明了中美既是經濟夥伴,又是競爭對手的現狀。雖然兩國的政治文化大相徑庭,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截然不同,但在許多方面和領域―――無論是經濟層面還是國家層面―――兩國的利益已經交織在一起,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國不僅僅只向美國出口物美價廉的衣服、鞋子或者玩具,中國還擁有

美國價值上千億美元的國債;中國還要競購美國的公司,比如聯想購IBM的PC業務以及目前中海油與優尼科談判使中美在能源問題上的競爭日益激烈;中國在美國最希望取得突破的朝核問題上有著獨一無二的影響力,使美國的決策者不得不重視中國在地緣政治中的表現;等等。

這些表現是中國崛起的當然標誌。幾個世紀以來,世界一直是幾個西方國家角力的舞台。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地觸動了國際格局的均衡,並開始逼近美國。既然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美國的目標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把中國納入全球體系,控制中國的崛起。但是,目前美國阻撓中國崛起的工具已經十分有限。過去,它可以用阻礙中國加入W TO,反對中國舉辦奧運會,在聯合國提出反華議案,將西藏、台灣、人權等問題與國會需要通過的一些對華貿易政策掛鉤等手段,來限制中國。但現在呢?紡織品、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勞工標準、軍力裝備等,或想方設法,或無中生有,千方百計遏制中國。但中國已經成為國際格局中一支新生的力量,並正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開始在國際事務中闡明鮮明的立場,如在聯合國「增常」問題上對日本大聲說「不」;在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中設而復撤關稅;在台灣問題上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大陸軍隊對台獨行使權力。這屆政府組成后,更多地開展周邊外交和多邊外交,在亞太、南美、非洲諸地都留下了中國領導人的身影,他們與當地對話中國經濟、中國產品、中國市場、健康、環境等話題,這要比美國總統布希的反恐話題中聽得多,也實用得多,也為中國在全球贏得了更多的朋友。

美國對這一切變化自然是很清楚,也很無奈的。所以在這些中國專題中,除了對中國崛起的驚嘆外,依然還有對中國資源能源緊張、生態環境惡化、貧富差距嚴重、對台立場趨硬、對日態度強硬等的質疑。媒體當然要為國家政治服務,這一點中外都一樣。

也就不難理解了為什麼《新聞周刊》和《時代》周刊不拿航天英雄楊利偉或者小巨人姚明、飛人劉翔的照片做封面。因為他們代表的才是真正的中國實力。而這些實力所表現的領域,又恰恰是美國傳統的「強勢力範圍」。中國人能夠在這些領域開創「世紀」、掀起「革命」,恐怕是美國人不太願意看到的,所以不登也罷。

(中華工商時報)
There is a sky, illuminating us, Someone is out there, that we truly trust, There is a rainbow, for you and me, A beautiful sunrise, eternally.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