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穌在畢士大治病>

[複製鏈接]

3278

主題

329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5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11-2 20: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耶穌在畢士大治病>
讀經【約5: 1-18】【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約翰福音第五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主耶穌在耶路撒冷畢士大,醫好了一個患病三十八年的癱子,叫他得痊癒。使徒約翰說:【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什麼病就痊癒了」)。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主耶穌因為猶太人的一個節期到了,祂就上耶路撒冷去過節。在耶路撒冷,主耶穌來到一個叫畢士大池旁有五個廊子的地方,「裡面躺著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這情形實在令人感嘆。那為什麼在畢士大的池旁有各式各樣的病人?這些人是在「等候水動,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害什麼病,就痊癒了」。這句話我們不知道真正的答案,但這段信息的重點不在括弧里這句話,而是讓我們矚目看基督,當祂來到畢士大池旁時,祂能給人帶來醫治,並且是肉體和心靈的雙重醫治。【在那裡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了三十八年,這是一段相當長的日子,在這漫長的三十八年當中,他幾乎每天都躺在畢士大池子旁邊,等候池子中的水攪動,盼望自己可以第一個先下去得到醫治。然而,當水攪動的時候,癱子是沒有能力下去的,其他同樣等候的病人一個個都爭先恐後,總有人比他先下去。於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他的痛苦、孤單、無助,最終變成自憐、絕望、放棄。主耶穌在耶路撒冷的畢士大池旁的廊子,就主動去問他:「你要痊癒嗎?」我們可能覺得耶穌的問題是多餘的,對於一個病了三十八年的癱子而言,他怎麼會不願意痊癒?但我們要知道,耶穌這句問話意義深遠,因為這病人實在已經病得太久了,差不多早已經接受自己無法獲得痊癒的現實。一直以來他都嚮往痊癒,但一直以來都無法痊癒,所以漸漸地他不再敢想自己有一天還能獲得痊癒。他雖仍在畢士大池邊,但對病得痊癒早已失去盼望,心也已經死了。現在耶穌站在他面前居然對他說:「你要痊癒嗎?」這句話問得這麼直接,這麼突然,三十八年來,從來沒有人問過他這樣的問題。所以這個人沒有回答說:「我要痊癒」,而是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主耶穌問他「你要痊癒嗎?」是要將他的注意力矚目在這位天國的大醫生耶穌基督身上,而這個人的注意力始終定睛於畢士大池子里的水,這表示他根本沒想過耶穌能夠醫治他。

但主耶穌知道他的內心仍有要痊癒的渴望,所以命令他:【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對於一個躺了三十八年的病人,是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的,但主的命令帶著權柄與能力,主的醫治是立刻而完全的。當這人相信耶穌的話,完全順服祂的命令去行時,奇迹就發生了:【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雖然當時他還不認識這位醫治他的主,救恩和憐憫仍然臨到他的身上。一個不認識耶穌,一個沒有信心的人,耶穌卻主動來找他,就是要讓人們知道人的希望不是在畢士大,而是在大有憐憫的主身上!而主耶穌命令那人:「拿你的褥子走吧!」就是要他知道自己已經痊癒了,既然他已痊癒,就不應該回到池邊,躺在褥子上,必須和他的舊生活決裂,要開始他的新生活。人在罪中也是如此,常常會留戀罪中之樂不想起來。但主耶穌不希望已經得著醫治的人,再回到那痛苦的環境中過癱瘓生活,他要徹底與過去決裂,不再回頭走老路,不再受病魔的轄制。因【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他卻回答說:『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他們問他說:』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什麼人?『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因為那裡的人多,耶穌已經躲開了。】對於一個癱瘓了三十八年的病人,現在突然可以拿起自己的褥子行走,猶太宗教領袖不但沒有因此而稱謝讚美神,反而是惱羞成怒、嚴厲指責:「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摩西律法禁止人在安息日做工,並沒有禁止人在安息日拿褥子走路(出20:10-11),而是猶太拉比對摩西律法的解釋,禁止人在安息日拿重的東西,包括移動傢具等。在安息日拿著褥子走屬於「將東西從某處移到另一處」,所以這人被責備。當被醫治的病人說,是那「使我痊癒的對我說,『拿你的褥子走吧!』」宗教領袖就嚴詞追問:「對你說『拿褥子走』的是什麼人?」可見這些宗教領袖是多麼的剛硬、虛偽和冷漠!

【後來耶穌在殿里遇見他,對他說:「你已經痊癒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厲害。】主的話說明,這個曾病了三十八年的癱子,是因為罪才導致癱瘓的。主耶穌是無所不知的神,因此主警告他不要再犯罪,若他以後再繼續犯罪活在罪中,那「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厲害」。有什麼是比三十八年的癱瘓更加厲害的情形呢?就是地獄中永遠的刑罰!如果那人不悔改,即使身體上的疾病暫時被醫好,當死亡與審判來臨的時候,他的遭遇就比身體癱瘓更厲害。然而耶穌說:「你要痊癒嗎?」這句話,不僅僅針對這個病人而言,也是針對所有的人而言。在神眼中,所有的人都是罪人,陷在罪惡權勢下,我們的靈魂都生了病。馬可福音2:17所記:【耶穌聽見,就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我們今天是否認識到這一點?今天如果你想得到醫治,卻不承認自己有病,就不可能痊癒。同樣今天主耶穌對那被醫好癱子的警告,也是對我們的警告,如果我們今天再繼續犯罪,活在罪中,並且不到神面前認罪,或者認了罪又不悔改,那麼我們也決不能逃脫那最後的審判!因此我們今天都要將主耶穌的警告:「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作為我們共同的警戒。之後【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使他痊癒的是耶穌。】猶太人是問那人誰叫他拿褥子走路,而那人卻對他們見證:「使他痊癒的是耶穌」。【所以猶太人逼迫耶穌,因為他在安息日作了這事。耶穌就對他們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並且稱神為他的父,將自己和 神當作平等。】猶太人想要殺耶穌,就是從耶穌行了這個神跡以後開始的。耶穌為什麼要在安息日行這些神跡呢?就是要表明耶穌是安息日的主。而且耶穌與父神同工直到如今!今天我們從主耶穌在畢士大,醫治了三十八年的癱子的事上看到,雖然三十八年看似無望的歲月,只要主耶穌來了,只要人對主耶穌的話有回應,就能得著從主而來的全然的醫治。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從主耶穌在畢士大池邊所行的神跡中學到,要矚目看基督,並且要記住主耶穌的警告,不要再犯罪,我們要完全順服主的命令去行!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1: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