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屢薄冰:納粹統治下德國平民的悲慘生活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2-10-27 22:55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39年8月27日,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4天,納粹德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對食品和汽油實施配給制,向全體國民發放了糖票(白色)、肉票(藍色)、牛奶和乳製品票(黃色)、水果和堅果票(紫色)、蛋票(綠色)等各種票證。<br />
不僅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票證,甚至在餐館用餐也要交相應的票。同年11月前後,衣物、鞋子、皮革和肥皂也被納入配給的範圍。據統計,此時列入全國配給範圍的食品包括麵包、麵粉、穀物製品、土豆澱粉、肉類、脂肪、乳酪、糖、果醬、咖啡、可可、蜂蜜、全脂牛奶、茶葉和雞蛋;鮮水果、蔬菜、魚、土豆、甜菜根、洋蔥和脫脂牛奶則實行地方配給。<br />
由於德國的毛紡織品以及棉花幾乎全部需要進口,隨著封鎖力度的日益加劇,紡織品的缺口逐步加大,為了緩解原材料的緊缺,德國被迫利用破布和廢舊衣物為基礎製造人造纖維和人造絲用於製造紡織原料。<br />
1939年11月12日,柏林開始發放紡織品配給卡,每個人的卡上都有100點配額,如買一雙短襪或長襪需耗費5個點,一套睡衣要耗費30點,一件大衣或西服套裝則需60點,甚至連嬰兒使用的尿布都需要用配額購買。很多婦女們也由於不能買到皮鞋而改穿類似日本木屐的木底布面的女鞋,走在路上很遠就可以聽到咔撻咔噠的響聲。<br />
按照配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