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拒絕出兵馬六甲:明朝人的自知之明超過後世想象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2-10-27 22:3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6世紀初,大航海時代與整個地理大發現一起,將世界全世界拉入了近代。這同時也是傳統中國朝貢體系,在南洋地區迅速瓦解的開始。儘管在明成祖下西洋大業結束后,明朝對南洋地區脆弱的控制就已經不復存在。但一直到馬六甲城落入葡萄牙艦隊之手,明朝人才慢吞吞的感覺到世界的變化。<br />
1520年,西方歷史上首位駐華大使皮雷斯在大明的陪都南京,見到了當時的皇帝明武宗。但他並不是唯一在朝堂上面見中國皇帝的外國使節。馬六甲蘇丹國的特使正在利用一切機會,向名義上的宗主國告狀。他希望大明朝出兵,幫助收回在1511年丟失的首都馬六甲城。<br />
這個事情在後來釀成了中國與西歐國家的首次武裝衝突--屯門海戰。對新來的西方人有濃厚興趣的明武宗駕崩,直接導致儒家保守派造勢,驅逐滯留在珠江口的葡萄牙人。但無論是喜歡玩戰爭遊戲的武宗,還是有儒家保守派支持的嘉靖,都沒有滿足馬六甲蘇丹的願望,出兵南洋。<br />
過去,很多人都認為這是明朝在觀念層面的短視。以帝國中期的帝國實力,若有需要,一定可以拿下馬六甲。到時候,一支全新的寶船隊將揚帆起航。利用更大的戰船和占絕對兵力的規模,輕易擊敗葡萄牙人。因為後者在征服馬六甲城后,只留下8艘大小戰船與300人的有限兵力。但若是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3: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