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感受美國:山東臨沂市委書記在美國當「官」

[複製鏈接]

615

主題

818

帖子

129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yunwang 發表於 2005-7-8 2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網際網路 發布時間: (2005-07-08 09:31:29)


上班,不得坐公車

請客,不能用公款

考察,不許去企業

發言,不超8分鐘

本文是山東臨沂市委書記李群作為公派出國幹部代表團成員到美國研修「公共管理」、擔任康涅狄格州紐海文市市長「特別助理」期間的一些見聞。

我在當「市長助理」的幾個月里,從未見市長到企業視察,只參加過一次中小企業產品博覽會,是由當地中小企業協會組織的,不用政府掏一分錢。市長解釋說,政府與企業的差異必須明確。從某種程度上說,政府屬於「服務業」。

在我的「市長助理」任期結束時,市長對我說:「按照中國的禮儀,我要請你吃頓飯。可按規定,在外公款請客超過9美元視為行賄。還是到我家裡吃飯吧。」

一次,一位公立中學校長寫報告給市長,聲稱查體中發現兩名黑人學生的血液中含鉛超標,建議市政府安排公共衛生局調查。受市長之託,我和衛生局調查人員到現場處理。讓我驚奇的是,衛生局長一到現場,就親自操作儀器,取小樣,詢問所吃食品,抽取各個角落的空氣進行化驗,一會兒進廚房,一會兒鑽床底。檢測結果是,房主用了不合格的油漆瀰漫所致。局長要求店主在本周內將兩家人遷至安全住所,並說:「半年後衛生局將派人再次檢測,達標后才允許搬回。若對決定不服,你可以到地方法院投訴。」

市長向我介紹了市政府官員的選用情況:「我們對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有嚴格的任職資格規定,特別是業務技能方面。」如市衛生局由7人組成,至少兩位成員必須是醫學博士,而且有5年從事公共衛生或臨床醫療的經歷。市議會規定,衛生局長必須是註冊醫生或擁有公共衛生碩士學位,並有60小時公共衛生管理的訓練記錄。

在紐海文市政大樓里,我每天都看到市長自己開著私家車上班,然後封存在指定位置,上班后辦理公務一律換用公車,下班時又開著私車回家。市長說:公私分明,這是對政府官員起碼的要求,否則納稅人是不答應的。

美國的官員開會並不少。當「市長助理」第二天,我隨市長一同活動,一天時間幾乎都在各式各樣的會議中度過。但感覺他們的會議簡樸高效。在一次市長辦公會上,市長拿出一個沙漏,向與會者宣布:「每人發言不得超過8分鐘!」

萬聖節是美國人裝神弄鬼的特大節日(鬼節)。這天,紐海文市舉行慶祝遊行,在狂歡的人流中,可以看到戴著面具的市政府官員們。市長身著戲裝走在最前面。

幾個月里,我發現市長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學校和醫院,有些很小的會市長都參加,如肺病防治的會,這樣的會對國內市長來說常常是「不重要的」。

紐海文市只有12.4萬人,年財政收入卻高達3億多美元。據市長介紹,從財政支出結構上可以看出政府職能的影子。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等各級財政支出中,最大的開支是社會保障支出(接近60%),其次是教育支出,第三是利息支出,第四是公共福利支出。對一般公民,美國的國家概念最突出的一是納稅,二就是享受國家和社會給予的各種保障和福利。政府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在美國,中央主要靠財政轉移支付控制地方。在紐海文市,聯邦每年給予的財政轉移支付有3億美元,相當於全市財政收入的水平,這些錢主要用於公益事業,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投入。

在紐海文市學習期間,我發現美國之所以能投入大量財政資金用於社會保障、公共福利支出,除了經濟實力強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政府層級較少、機構輕靈。美國政府層級一般只有聯邦、州、市3級。其餘大都是行業或區域協會自律組織。上世紀20年代以前,美國曾普通存在相當於我國地市一級的政府組織,之後逐漸被類似「聯合法」、「論壇」等非官方組織所代替。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8
沙發
Unknown 發表於 2005-7-9 07:53 | 只看該作者

室內鉛中毒

一次,一位公立中學校長寫報告給市長,聲稱查體中發現兩名黑人學生的血液中含鉛超標,建議市政府安排公共衛生局調查。受市長之託,我和衛生局調查人員到現場處理。讓我驚奇的是,衛生局長一到現場,就親自操作儀器,取小樣,詢問所吃食品,抽取各個角落的空氣進行化驗,一會兒進廚房,一會兒鑽床底。檢測結果是,房主用了不合格的油漆瀰漫所致。
--------------------------------------------------------------------------

1978年, 聯邦曾立法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含鉛油漆。故室內鉛中毒只涉及1978年以前建造的房屋。近年,在北方某大城市,曾有房客集體訴訟,獲賠償金達600萬。

去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NEJM) 曾有兩篇文章詳盡地報導過室內鉛中毒 (大規模臨床毒理研究), 主要累及兒童,1/學習與記憶能力下降 2/女童發育失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9: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