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茂子舊作002/3《溪馬古道》

[複製鏈接]

1713

主題

1714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12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巴郎 發表於 2022-10-10 1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茂子舊作002。《溪馬古道》
一一一一
壬寅五月初四,突然決定走一次萬州溪口至走馬的古道。
溪馬古道,建於清代,為湖北利川經羅田、走馬到溪口長江碼頭的重要物資通道。溪馬古道全長約12公里,要翻一座大山,預計徒步時間四個半小時
我們的徒步從溪口鄉雙河口開始,先是沿著約一米寬的青石板路拾級而上,許多梯道被苔癬和落葉所覆蓋,踩上去感覺厚實綿軟,很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過了九樹村,古道便被一條公路截斷,梯道也不見了蹤影。也許正是這時,我們彷彿便進入了迷魂陣。空曠的山野,不見一人,無法問路,只好按方向往上攀登。大多數上山的路似古道非古道,一會在崇林間左衝右突,一會又直往山頂延伸。我始終認為,只要方向對,目的地就能達到。
用了2個多小時,才翻到大山的埡口,一個叫穿心店地方。
在穿心店,農戶也多了,我走訪了好幾個老農,方知道,溪口到走馬,早已修通了水泥公路,公路的走向,大都是沿著古道而修建。因而溪馬古道或被公路截斷,或被公路覆蓋。沒有被公路侵犯的,也多有垮塌或荊棘叢生,行走甚是艱難。
從穿心店到走馬,老農直言,唯一可走的只有公路,別無選擇。於是,便叫了車把我們送到走馬。於其行走在水泥路上,不如蜷縮在家中的被窩裡。
萬州的溪馬古道,是一條歷史底蘊深厚的古道,它延伸著歷史,留下了許多故事與傳說,而此時卻變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令人不勝唏噓。
是的,即使我再熱愛古道,也無法轉變歷史交通的進程。只是,如果讓萬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溪馬古道,就這樣寂寞地消失在塵埃之中,那些權勢者,你們的心靈可安?
一一一一


茂子舊作003。《譚家院子》
一一一一
灣底院子位於石柱縣河嘴鄉富民村廟灣組,因院子當年的主人姓譚,故當地人又稱其為「譚家院子」。
譚家院子背靠青山,朝向開闊。大院為兩進三重,磚木石結構。兩重朝門,六個天井形成一座龐大的院落,呈兩排三列對稱分佈。第一重朝門有一正門兩小門,正門框題刻有「睹化川流物華天寶日,松生岳降人傑地靈時」楹聯,門楣正間刻「耕讀傅家」,側門也有篆隸書體楹聯題刻,書卷氣濃郁。第二重院門框的楹聯題刻,諸如「承七齡家風永垂燕翼,紹三槐卉澤丕振鴻基」也是饒有趣味。還有后廳石柱上刻「創業維艱而小子順泛艱處著想,守成不易願後人莫以易時為心」。
譚家院子整個院落裝飾華美,石刻,牆繪比比皆是。據說,該院是清乾隆年間譚氏三代人修擴建而成,同時石欄板落款「卧觀山游涇於刊於戊子書」,推斷為清乾隆戊子三十三年(1768年),迄今近二百五十餘年歷史。
這座規模龐大,雕刻精美,保存完整的清中期古建築,在渝東一帶已不多見。
多年前我去譚家院子時,譚家院子的文保級別只為「縣級」,我曾發文為之不平;之後升級為「市級「,我依舊認為有「虐待」之嫌;而今多年過去,譚家院子已被評為「國保」,我方覺得名至實歸。
​一一一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