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精品國禮收藏大觀

[複製鏈接]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7-8 2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玉石碗

  口徑16.2厘米,高7.5厘米。

  阿富汗農業大臣列札贈周恩來。

  碗用優質玉石精製而成。敞口,腹漸收,喇叭形碗底,圈足。該碗胎壁輕薄,可透光線,玉石天然紋理在碗胎上形成和諧美妙的圖案。整隻碗造型樸素,做工精良,充分顯示了工藝師的高超技藝。

  

  鏨花咖啡壺

  壺高21厘米, 口徑6.7厘米

  1972年12月,黎巴嫩哈利勒――阿布――哈馬德贈周恩來。

  銀壺為直口,圓頸,扁腹,上有一棱,四足為蹄形,蓋上飾鈕為一雪松形狀,頗具特色,自頸至腹部飾曲柄和對稱長流。黎巴嫩奉雪松為國樹,被稱為「雪松之國」。

  

  咖啡具

  盤徑29.5厘米:壺高1.3厘米

  1975年5月馬來西亞總理拉扎克訪華肘贈毛澤東。

  該套咖啡具有七件:壺、糖罐、奶罐、網眼匙、杯、夾、茶盤。壹為平口,無頸,扁腹,喇叭型底座,圈足,蓋中間稍凹,鼓形蓋鈕,提把較寬大;奶罐無頸,侈口,短流,口稍內收;網眼匙把為針葉形,面寬,底淺;夾子為手掌形,每隻夾上有4根叉。咖啡具上的花紋為花瓣和花葉的組合,精美細緻,氣派典雅,盤為橢圓形,葵口,壓花邊,盆面鏨有團花圖案。整套咖啡具華美莊重,富麗堂皇,為馬來西亞上層社會家庭常用的飲具。

  

  銀鏨花圓盤

  孟加拉國陸軍參謀長穆罕默德――努爾馬丁中將贈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上將。

  圓盤正中圖案是刀身交叉在一起的古代南亞軍人常用的佩刀,佩刀上方為一花瓣剖面,這是孟加拉國陸軍臂章上的徽記。徽記外面的文字是「孟加拉國陸軍參謀長穆罕默穗――努爾馬丁敬贈」。圓盤內徑和外徑分別鏨滿繁縟花紋。整個圓盤銀光熠熠,結構嚴謹,圖案藕美,工藝精湛,裝飾性強,具有濃郁的南亞風格。

  

  織綉賽舟圖

  長141.3厘米,寬103.2厘米

  1985年孟加拉國總統海珊――穆罕默德――艾爾沙德贈鄧小平。

  在歷史上,孟加拉有名的那克西――康扎織物最早出現在民間,貧窮的百姓多用這種織綉物作披肩。這類用作服飾的小塊織物往往縫製得堅固耐用。後來又有一些優秀的那克西――康扎裝飾性織綉物問世,一般都是限量製作,設計精細,藝術色彩十分濃郁,洋溢著孟加拉人民獨特的文化色彩和歷史氣息。裝飾織綉品大多取材於孟加拉民間故事、民歌等民間文學作品,也有一些反映富有民族特色的孟加拉傳統活動和風俗民情的題材。每件作品均由藝匠獨自完成並簽名,體現出不同工匠獨特的歷史背景、生活經歷、文化修養和宗教信仰,所有作品各不相同。

  這種美麗精緻、經久耐用的飾物,給孟加拉人民的生活帶來許多樂趣,成為孟加拉民族藝術之花。也常用作孟加拉國家元首、政府領導人饋贈外國領導人的珍貴國事禮品。這塊壁掛式織綉物,就是1985年孟加拉總統艾爾沙德贈送給鄧小平的,表示的是孟加拉民間經常舉行的水上賽舟的熱鬧場面。百舸爭流,千槳齊動,一種民族團結共進、奮發向上的精神貫溢在這有限的畫面中。

  

  金掐絲嵌料石佛龕

  高61厘米,寬38厘米

  1966年,尼泊爾王太子比蘭德拉 (現尼泊爾國王)訪華時贈毛澤東。

  在尼泊爾,寺廟多於住宅,佛像多於居民。尼泊爾王太子把這個佛龕送給毛澤東主席,可以說足最具尼泊爾特色的禮物了。該佛龕為圓頂,遮檐外張;龕體部分為方形,龕內為木質,塗成硃紅色:龕座為倒梯形,底邊有棱,平底。佛龕通體採用掐絲工藝,以黃金製成鳳尾狀、雙瓣狀、心狀等樣式的圖案,並用紅、藍兩種料石製成正倒「品」形、圓形等樣式的圖案嵌入,上下、左右對稱。整件工藝品做工精細,華貴無比,既是一種典型的佛事用具,也反應了尼泊爾傳統文化的內涵。

  

  鳳首箜篌

  長87厘米,高91.5厘米

  1961年2月緬甸聯邦政府總理吳努贈毛澤東。

  鳳首箜篌是緬甸古樂器的一種,遠在千餘年前就已傳入我國,在敦煌千佛洞壁畫中,繪有鳳首一弦琴,一天女抱而坐彈,似此種樂器。近年來華訪問演出的緬甸文藝團體,其樂器就有鳳首箜篌,古樂相承,至今不斷。 這件箜篌,是在優質的木胎上,塗上金漆,在閃耀著金色寶光的舟形琴盤上,伸著一條孔雀細頸般的彎彎的琴首,優雅自然,上面像鼓滿的風帆一樣,張起14條琴弦,演奏者用指尖彈出夢鄉一般的幽雅琴曲。該樂器造型優美,色彩華麗,工藝精湛,作為高貴的禮品,既展示了緬甸藝人的高超技藝,又意味著中緬友誼源遠流長。

  

  銅雕瑪哈布蒂廟宇模型

  通高75.5厘米,寬41厘米

  1972年11月,尼泊爾首相比斯塔訪華時贈毛澤東。

  瑪哈布蒂廟宇坐落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南大約3公里的帕坦城,這裡是亞洲聞名的佛教文化中心。這裡的街道上,到處可以看到寺廟和石雕、木雕、陶制、金屬制的神像。瑪哈布蒂廟是尼泊爾著名的佛寺,它以雕有數千精美絕倫的神像而著稱於世。這座銅雕廟宇模型,為金剛寶座式塔。在高高的基座上,聳立著5座方錐形塔,中間的主塔高大挺拔,四角的塔則小的多,它們不僅襯托著主塔的高大,而且還加強了它的動勢,彷彿它是從小塔中間騰衝而出。塔頂為圓錐形寶頂,坐落在蓮台中央,其正中雕有一尊端莊而坐的佛像,幾個小佛侍立其旁,塔尖是複雜精美的13層相倫和華蓋,為寶珠式頂尖。塔壁上雕有13層佛像,密密麻麻,規整對稱,連接塔身底座的四角上,雕有形象生動的四大金剛,其工藝卓絕,體現了尼泊爾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佛祖釋迦牟尼銅像

  寬38.2厘米,高41厘米

  1960年,尼泊爾加德滿都市政委員會贈周恩來。

  尼泊爾南部的藍毗尼,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即「釋迦族的聖人」。 這尊銅像,面相豐滿而不呆板,輪廓線條流暢,顯示出高超的雕塑技藝。佛祖上身斜披一件百衲衣,下身穿裙,端坐在蓮花寶座上。他兩足相互交叉置於左右股上,腳心向上,為跏跌而坐;其右手下垂,左手自然彎曲置於足上,掌心向上,髮髻的上面雕刻出細密而捲曲的螺發,眉心正中有一白毫,眉眼細長,臉部表情柔和安祥,脖子下面隆起三條橫紋,顯得豐滿富態。堪稱佛像雕塑中的上乘之作。

  

  銅掐絲嵌料石獸形檯燈

  長27.7厘米,寬10.7厘米,高 38.5厘米

  1973年9月,尼泊爾外交大臣卡爾基贈周恩來。

  台座上石獸為佛教傳說中的神獸――獨角獸,獨角獸昂首張口,眼睛四睜,腰略下塌,四肢直立,顯得威風凜凜;獸的背上置一檯燈,燈柱為直筒形,上面用銅絲纏繞,其柄為蝴蝶狀。燈座為兩個反扣的荷花瓣邊托盤。獸前面兩個燈座造型十分别致,燈柱似彎曲的花莖,燈座似兩朵反扣的荷花,每根花莖上有三片針葉狀飼葉.顯得十分精巧。檯燈底座為台式.上面滿鏨繁縟花紋,台座底下為半球形支腳。整件禮品採用掐絲、焊接、鑲嵌技術,製作精美,造型別緻.充分顯示了尼泊爾工匠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術。

  
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