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次錯過皇位的明朝王爺,以監國身份抗清18年,被民間稱為番薯王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2-8-17 20:38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明末清初是個超級大亂世,與局勢動蕩不安相伴隨的,是層出不窮的奇人異士,他們或善或惡、或正或邪,均在史書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其中,兩度錯失皇位、以監國身份堅持抗清18年的明朝王爺朱以海,堪稱典型代表。<br />
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世孫,魯荒王朱檀(朱元璋第十子)的後代,魯肅王朱壽鏞第六子,魯安王朱以派之弟,生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崇禎十五年(1642年),清軍闖入關內劫掠並攻陷兗州,朱以派為免遭羞辱,便與四弟朱以衍、五弟朱以江一起自縊而死,唯有朱以海藏身於死人堆中,僥倖地躲過清軍的屠殺。<br />
由於朱以海的兄長們或早逝或自殺,所以等到清軍撤出關內后,崇禎帝便冊封他為魯王,時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二月。然而,僅僅過了1個月時間,李自成便攻陷北京,並開始向山東用兵。朱以海得到消息后,趕緊乘船向南逃竄,一直跑到浙江的台州,才算是安穩住心神。南明建立后,弘光帝安撫逃到南方的諸王,朱以海被委以防守台州的重任。<br />
弘光小朝廷建立后不久,便陷入內訌當中,由此給清軍大舉南侵提供良機。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南京被清軍攻陷,逃亡未果的弘光帝被俘獲(次年被斬首),南明頓時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為了完成消滅清軍、北伐中原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8: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