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白蓮教起義:清朝由盛轉衰的標誌,八旗和綠營的戰鬥力都不行了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2-8-10 20:03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沒有不落幕的盛世,這是自然規律。在中國古代,人地矛盾往往是盛世結束的根本原因。如「文景之治」時期,由於推行無為而治,導致土地兼并嚴重,使得大量的農民淪為依附民,甚至淪為奴隸。唐朝開元年間,均田制瓦解,農民逃亡,「天下戶口,幾亡其半」「黎氓失業,戶口凋零」。清朝同樣無法擺脫這個規律。到乾隆末期,土地兼并嚴重,國家盛極而衰。而白蓮教起義通常被認為是康乾盛世結束的標誌。<br />
1681年,「三藩之亂」平定,清朝正式進入了盛世階段。到乾隆後期,康乾盛世已經持續了100多年,這在中國古代還是第一次出現。然而,從乾隆後期開始,社會矛盾就開始凸顯了起來。<br />
康熙年間,人口達到了1.5億,乾隆後期到達了3億。人口的增長,使得人均土地面積迅速減少。清朝的耕地面積為古代之最,土地單產量也是古代第一,但這些經濟發展的成果都被人口的增長稀釋了。加上土地兼并逐漸興起,小農佔據的土地資源也就越來越少了。地主官僚將土地租給失地農民,農民也就要承擔比賦稅更高的田租了。<br />
與此同時,乾隆帝在吏治上也有所鬆弛,失去了早期勵精圖治的朝氣。他六次南下江南,花費了2000多萬兩白銀。上行下效,地方官僚的貪污腐敗現象也加重了,當時出現了最著名的貪官,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