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帖]理財極短篇

[複製鏈接]

429

主題

1069

帖子

87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希望 發表於 2005-7-1 00: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留意共同基金費用

相信大家都發覺,要在股票市場賺錢並不容易,相信每年平均收益都會是個位數字,萬一市場像前數年一般下跌,短期內還可能有損失風險。

要長期利用股票市場作投資,都應該利用共同基金去分散投資風險,可是,在選擇共同基金時要特別留意基金的費用,因為這些費用直接減低您投資的收益。

透過經紀購買的基金,通常基金名稱都有A、B、或C字母,它們都可能要收取銷售費用。假如您需要由經紀為您選擇基金,那便沒有辦法避免這些費用了。

除了銷售費用之外,基金也有管理費用,不論基金投資是賺錢或虧蝕,基金公司都會按時自動由您的基金內扣掉管理費用。一般股票基金每年的管理費用是大約 1.5%,但有些基金要額外收取所謂12b-1費用,是用來讓基金公司賣廣告的費用,加起來每年費用可能接近2%。假如平均每年基金總收益是8%,即可能高達四分之一收益歸到基金公司。

近年很流行的「股票指數共同基金」 (STOCK INDEX-MUTUAL FUNDS),除了完全沒有銷售費用之外,每年管理費用只有不到0.5%,費用最低的,低至0.1%,比一般基金年費低了九成以上。

「股神」提供投資點子

美國排名第二超級富豪,素有「股神」美譽的巴菲特先生,每年在他的投資公司年報上都談到投資心得,今年剛發表的年報也不例外。

巴菲特先生首先提到,許多投資者收益都不理想,其實他們只要跟著美國企業,用一個分散與低費用的方法去投資。他提到只要用股票指數共同基金,已經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可惜,一般投資者都犯了三個錯誤,第一是付出太高的費用,往往是因為做太多買賣,或付出太高的管理費用。第二是不肯自己下功夫去做研究,只是靠人家的貼士或跟著潮流來作投資決定。第三是在不適當的時間--尤其是市場停頓或下跌時匆匆離場,這些都令小投資者在市場無利可圖。

巴菲特先生提醒說:投資者要記得,興奮感和費用是他們的敵人,如果投資者一定要試圖捕捉市場時機,他們必須在其他投資者貪心時戰驚,但當其他投資者都戰驚時,他們便應該貪心。

巴菲特先生長期投資成績有目共睹,自1965年開始平均每年收益21.9%,比史坦普(S&)五百指數高出一倍以上,他的投資點子士看來很簡單,但實行起來卻不容易。

共同還是分開報稅?

夫婦報稅時用的身份只有三個選擇:已婚共同報稅,已婚分開報稅,與及「一家之主」。用「一家之主」 (HEAD OF HOUSEHOLD )屬於特殊情況,有兩個主要條件,第一,家中要有屬於「受撫養人」 (DEPENDENT)的孩子,第二,夫婦在過去一年下半年完全沒有住在一起。
大多數夫婦都會共同報稅,因為稅務好處比較多。但亦有些特別的情況,是夫婦應該考慮分開報稅的。

由於共同報稅是要夫婦通常要一同負責,所以有任何原因,對配偶的報稅資料有懷疑,或者夫婦已經在辦理離婚手續,都可能要考慮分開報稅。

另一個選擇分開報稅的原因,是因為配偶仍未移民來美國,這類納稅人如果要共同報稅,除了要為身在海外的配偶申請「個人稅務號碼」 (ITIN)之外,還要將配偶的海外收入填上報稅表,所以一般這類家庭都以已婚分開報稅身份。

最後,假如一位配偶收入比另一位低很多,而這位配偶有大筆醫療的費用,為了可以將收入7.5%以上的金額扣稅,便可能分開報稅比較有利,但這個方法對住在美國西部使用COMMUNITY PROPERTY夫婦共同擁有權的州份,是未必行得通的。

應付追收電話

假如您欠下債務無法依期歸還,債主當然會自己或托追收公司向您追收,甚至有些律師都會為債主提供追收服務,通常遲付幾天已經有人會以電話與你聯絡。

初次收到這些追收電話或信件,當然會覺得煩惱甚至慌張,不過您不應該拒絕接聽,或不理會收到的追收信件。你應該聽聽對方有什麼要求,並且您可以要求對方將欠賬資料供給您。其實對方在首次用電話與您接觸后,五天之內便要給您信件,詳細列出欠債金額和債主。

假如該債務不屬於您,便應該告之對方,這樣對方便要提出欠債證明,才可以繼續追收。

假如該債務真的屬於您,而您目前經濟有困難,需要延期歸還欠款,便可以與對方討論,要求給予時間,甚至要求減低供款。對方同意的話,您應該問對方員工號碼,並要求對方將協議用信件通知你,或您自己用書面通知對方。

聯邦法例給予您權利要求對方停止與您接觸,但這樣做不等於對方會停止追收行動,欠賬金額高的話,對方可能採取法律行動,所以最好還是試試與對方溝通。

如何查保險公司評級?

當大家購買保險,或透過一些保險公司提供的投資產品,來為退休作儲蓄及投資,都應該看清楚有關保險公司的評級,來確保有關保險或投資,不會因為保險公司本身的財務狀況而有所影響。

保險公司的實力,並非視乎那一家公司廣告最多,或名聲較為響亮;而是要參考他們的財務評級。這些評級是根據保險公司的業績表現、盈利及資金狀況而定,歷史最悠久的保險公司評級機構,名為貝斯特(A.M.Best),另外三家有規模的機構分別是:惠譽(Fitch)、穆迪(Moody's)及史坦普(Standard & Poors)。

四家機構的評級制度均稍有不同,一家機構的A評級,與另外一家機構的A評級,可能有相當大的差別,最簡單做法是集中去找出一家或兩家機構的評級,值得推薦的是貝斯特及史坦普,兩家機構都在網上提供免費評級資料。A.M.Best的網址是:www.ambest.com,它的最高評級是A++及A+;至於史坦普的評級,可以上網:www.insure.com,它的最高評級是AAA。
There is a sky, illuminating us, Someone is out there, that we truly trust, There is a rainbow, for you and me, A beautiful sunrise, eternally.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