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耶穌對休妻的教導>

[複製鏈接]

3347

主題

3367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3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5-7 2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耶穌對休妻的教導>
讀經「太19: 1-15」「耶穌說完了這些話,就離開加利利,來到猶太的境界約旦河外。有許多人跟著他,他就在那裡把他們的病人治好了……。」在馬太福音第十九章的這段經文中記載了,耶穌對休妻的教導,以及講到守獨身,還有耶穌為小孩祝福。使徒彼得首先說:「耶穌說完了這些話,就離開加利利,來到猶太的境界約旦河外。有許多人跟著他,他就在那裡把他們的病人治好了。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什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這裡講到,雖然主耶穌正在上耶路撒冷的途中,祂即將在耶路撒冷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祂仍然在醫治人的疾病,仍然給人帶來祝福。然而當主耶穌醫治好了許多病人後,法利賽人這些被認為是最敬虔、最守律法的人卻來試探耶穌說:「人無論什麼緣故都可以休妻嗎?」這些人想借摩西有關休妻的律法來試探主,好抓住祂的把柄,為要陷害主耶穌。但主耶穌滿有智慧和真理,「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並且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經你們沒有念過嗎?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主耶穌並沒有照著法利賽人的思路回答他們,而是把人帶回到「起初」的光景。神在起初造人的時候,造男人又造女人(創1:27;5:2),神的用意是要男女結合,故婚姻是神親自設立的。所以耶穌給他們的結論是:「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主耶穌的話清清楚楚,斬釘截鐵,每一對夫妻都是「神配合的」,在神面前都是「一體的」,所以人不可分開。可是法利賽人對耶穌的這個回答並不滿意,或者說他們一點也不服氣,所以法利賽人說:「這樣,摩西為什麼吩咐給妻子休書,就可以休他呢?」這些人認為既然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那麼為什麼神又借著摩西允許人休妻呢?耶穌說:「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所以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有人娶了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主耶穌告訴法利賽人,摩西吩咐給妻子休書,不是命令而是准許,也就是說,人休妻不是神的意願,而是神的任憑。主耶穌還指出休妻唯一的理由是淫亂,因為淫亂是破壞婚姻的合一,這樣淫亂一方就要在神面前承擔婚姻破裂的責任,另一方則有權提出終止婚姻,並有權嫁娶,而不算為有罪。但是如果不是為淫亂的緣故,那麼主耶穌說那人就是犯姦淫了,而且若有人娶了那被休的婦人,也是犯姦淫了,所以除了犯淫亂罪以外,任何的理由都不能作為解除婚約的條件。可是現今的世代離婚泛濫,甚至很多稱為基督徒人也是如此,這是一個大悲劇,是違背神起初的心意,是剛硬悖逆神,神必要審判!

而聖經還提到解除婚姻的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死亡,使徒保羅在羅馬書7:1-3說:「弟兄們,我現在對明白律法的人說,你們豈不曉得律法管人是在活著的時候嗎?就如女人有了丈夫,丈夫還活著,就被律法約束;丈夫若死了,就脫離了丈夫的律法。所以丈夫活著,她若歸於別人,便叫淫婦;丈夫若死了,她就脫離了丈夫的律法,雖然歸於別人,也不是淫婦」。到此為止,主耶穌對法利賽人試探性的問題已經作了完全的回答。之後耶穌論到守獨身,當門徒聽了主對休妻的教導后,就對耶穌說:「人和妻子既是這樣,倒不如不娶。」門徒的意思是說,一旦結婚了,除非對方犯淫亂,否則就不能離婚,這樣倒不如不結婚更好。但耶穌說:「這話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因為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這話誰能領受,就可以領受」。「這話」是指門徒所說守獨身之事的話。主在這裡說到守獨身不能以人自己的要求,就像天主教的神父、修女那樣,而是除非有神特別恩賜的人,否則不可過禁慾守獨身的生活。這裡主耶穌提到三等人可以守獨身:「有生來是閹人,也有被人閹的,並有為天國的緣故自閹的」。因此在婚姻的事情上神的兒女當照著神的旨意生活,若有守獨身恩賜的,就照著神的安排在神面前守獨生;若沒有守獨身恩賜的,就當照著神所設立的婚姻原則過聖潔的婚姻生活,這樣主的名就得著榮耀。可是今天有許多人,甚至包括信徒,只要同居不要有婚姻的束縛。但聖經告訴我們:「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因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審判」。這「茍合」就是指沒有婚姻的性關係,包括婚前的性行為!因此我們今天不但要明白主耶穌對離婚和守獨身的教導,我們還要活在神所創立婚姻的神聖旨意中,並要使自己的婚姻能夠成為,這污穢世代中不信主之人的見證!

接下來是耶穌為小孩祝福。當主耶穌講完有關婚姻的教導后,「那時,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門徒就責備那些人」。這裡「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說明不是小孩子自己要來見耶穌,而是「有人」,也就是孩子的父母將小孩子帶到耶穌面前來,他們「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就是要耶穌祝福他們的孩子,這是最有智慧的父母!這些作父母的一定聽見耶穌的教訓,看見祂所行的神跡,認識到祂就是基督。而這些作父母的,不是自己看見主得著主就滿足了,他們還想到孩子的需要,因此把自己的孩子也帶來了,希望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使孩子蒙福。這讓我們看到信主的父母有責任把小孩子帶到主耶穌面前,把小孩子帶到得救的正道上。若信主的父母不重視從小引導自己的兒女認識耶穌,那麼當他們長大之後很可能就永遠成為一個失落的人了。而門徒這時卻出來責備這些人,為什麼?因為門徒怕這些人會影響耶穌的工作,主剛到約但河邊就被許多人圍困,需要主來醫治他們,主就一一的醫治了這些人。然後又來了一批法利賽人,他們故意試探耶穌,討論休妻之事,當主耶穌講完有關婚姻和守獨身的教導后,現在又來了一群人,把小孩都帶來了。所以「門徒就責備那些人。」對門徒而言,或許他們認為耶穌有更加重要的工作,不值得花太多的時間在孩子身上,但耶穌卻沒有輕看小孩子,祂認為小孩子的事同樣重要,所以耶穌不允許人攔阻小孩子到他那裡去。「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像小孩子「這樣的」單純、謙卑,正是進天國的必要條件。然而在現今社會中,有許多作父母的錯誤的認為,要給孩子完全的自由,讓他們自己選擇信仰,或有人像那些門徒一樣,認為信仰很高深,是成人所追求的,與孩子無關,這些都是錯誤的。孩子雖小,但在主眼中並不被輕看,因主知道小孩子的有限,若沒有清晰的指示,小孩子面對引誘時便不懂拒絕,因此若不將小孩子帶到耶穌的面前,他們便會給這個世界奪去。

箴言22: 6也教導我們:「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小孩子若能從小認識神,在神的話語中成長,就不致被這世界引誘。所以作父母的在聽了主耶穌的教導后,不是將孩子放在一旁,不管他們。而是讓孩子們也能有份於這樣的恩典,一起領受從神國而來的祝福。並且因為孩子的單純、內心的柔軟,會比大人還要容易領受神國的祝福,因此主耶穌說:「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所以如果要進天國,我們必須迴轉像一個小孩子般單純的特質,完全信靠神,毫不懷疑,如果我們沒有作到這一點,我們就跟神的國無份了。接著「耶穌給他們按手,就離開那地方去了。」這表明耶穌對孩子們的關懷和愛護,主給孩子們祝福。因此今天作父母的都應該把孩子帶到主面前,並且要按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而在主面前長大的孩子會更蒙福、更快樂,真正讓父母放心。可是今天有不少父母在望子成材的慾望下,以補習和學藝來填滿孩子的課餘時間,期望提升孩子的競爭力。還有許多作父母的帶孩子到補習班學習、到音樂中心學彈琴,到體育中心學游泳、學跳芭蕾舞,帶孩子去電影院、去遊樂場、去大自然等等,就是沒有帶孩子來見耶穌。但作為基督徒的父母不要忘記,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帶孩子到主耶穌這裡來,這將影響他們的一生。你難道不看重孩子靈魂的得救嗎?若是看重,你就要為你孩子的靈魂得救提上日程,不要只關心他的身體健康、學業有成、工作順利、將來家庭幸福美滿等,雖然這些也很重要,但他們的靈魂得救更重要。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從小就把自己的孩子帶到主面前來,耶穌必會祝福你的孩子!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20: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