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代「太子洗馬」是什麼官,真只是馬夫嗎?可能和你理解的不一樣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2-5-15 14:33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少人將「太子洗馬」叫成「tài zǐ xǐ mǎ」,但正確的發音卻是「tài zǐ xiǎn mǎ」,這個官位可不低,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夠當上的,也不是負責為太子洗馬,而是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br />
秦漢時期便設有「先馬」,也許後來有人誤寫了,便成了「洗馬」,「先馬」喻指馬前馳驅,太子出行時為先導,漢代時秩比六百石,東漢時期洗馬為16人。在著名的奏章《陳情表》里,有「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意思是:朝廷又專門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承蒙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洗馬。在《晉書》中也記載有「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少仕蜀,為郎。數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遂不應命。」此外很多人認為「郎中」是為病人治病的醫生,其實官位「郎中」是次於丞相、尚書、侍郎的高級官員,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在東漢后尚書的屬官,初任稱郎中,滿一年後稱尚書郎,三年後稱侍郎。而將「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是從宋朝時期開始的,一方面是因為唐末五代后官銜泛濫,另一方面是因為南方方言所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1: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