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命運無常:論降曹的關中將校的不同結局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2-3-20 12:3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早期,主動靠近曹魏陣營的關中降將以段煨和王邑為典型。段煨曾先後追隨董卓、李傕。建安元年(196)漢獻帝在曹操的操縱下遷都許縣后,段煨表面上向被操縱的漢室展現出恭敬,實際上即靠近了曹操的陣營——然在曹操默許其投誠后,段煨又急流勇退:這使得他在之後的十餘年裡能領著大鴻臚、光祿大夫的閑職而壽終正寢。<br />
同段煨類似,王邑也是在曹操挾持漢獻帝遷都之後轉向了曹魏陣營。在此前,王邑以太守的身份在河東郡頗受百姓愛戴。但在曹操把持朝政后,尚非曹操心腹的他被認為不再適合掌管意義重大的河東郡。一番僵持后,王邑不得不前往許縣接受新的工作:考慮到王邑廣受尊重而無軍事力量,曹操給了他九卿之一的大司馬之職。而王邑大抵也是接受了現實,此後便一直負責一些「可有可無」禮儀工作,直至消失在人們的視野。<br />
在關中降將中,馬騰則是不同於段煨的另一類。在投靠曹操前,馬騰與韓遂等同為關中割據勢力,是關中十餘支勢力中較強的一支。建安初年曹操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後,馬騰收到曹操主動拋來的橄欖枝。考慮到加入曹操勢力確實更有前途,馬騰接受了曹操好意,並將兒子(並非馬超)送去為質。<br />
然在建安十三年(208),馬騰迫於曹操的壓力而不得不同與自己有新仇舊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