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凡事都有定期>

[複製鏈接]

3303

主題

3323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8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3-16 2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凡事都有定期>
讀經「傳3: 1-15」「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在傳道書第三章的這段經文中,所羅門告訴我們他的觀察所得是:「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所羅門曾很努力地去探討人生,然後發現在日光之下都是虛空,而他現在通過觀察認識到,「凡事」、「天下萬務」都是神所命定的,也就是說,每件事都是在神的掌管中,在神認為合適的時候發生。這裡的「定期」是指時間中的「遭遇」,而人所作的一切事務都有「定時」,都是照神的命定。所以我們需要得著智慧,曉得天下的萬事和萬物,包括人生和大自然,都有一個特定的時間和規律。如果你確信人生掌握在神手中,相信祂知道你什麼時候應該跳舞,什麼時候應該哭泣,相信臨到你身上的事都不是偶然,而是神的計劃,你就當尋求祂的旨意,才不至偏行己路。當我們看到萬事萬務都有定時,而這些定時都在乎神的全能的掌管,我們就要知道一個事實,就是原來我們人生的一切的活動,都是在神的帶領、神的看顧、神的決定之下,我們就要敬畏神。

接著所羅門用了十四個對比,即生活,動作,存留等正反的事,用來說明神的安排和定時,人要在合適的時候去行合適的事。他說:「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道者在講到「凡事都有定期」時,首先講到人生的兩件大事,就是生與死,這是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一個人無法控制自己出生的時間,而且也不能控制自己離世的時間,因為賜下生命與取去生命都是神的特權,人的生命在神掌握之中,人不能用任何方法,叫壽命延長一刻。另外栽種與拔出;殺戮與醫治;建造與拆毀;哭與笑;哀慟與跳舞;保守與捨棄;喜愛與憎恨;靜默與言語;爭戰與和好等等,都是我們一生中,一路走來時刻都會遇到的情況。傳道者把這些情景列出,為要說明萬事都有定時,天下萬務,都是在神的旨意當中運行。所以我們應該做的,或者是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敬畏順服神。在箴言3:6中,神應許說:「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因此我們就要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認定神,祂必指引我們該行的路。

所羅門在說完了十四個對比后就問:「這樣看來,作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意思是,人不能保住自己勞碌得來的東西,那他的勞碌又有什麼意義呢?但所羅門隨即就給予答案:「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可見神借著人的勞苦,要使我們的生命在受到經練后,得著造就。 因此神在我們人生不同階段,給我們不同的際遇,目的是為造就我們。雖然有些事情不是我們現在或今生可以完全明白的,但我們相信在我們的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因凡事都有定期,因神掌管一切,神絕不會做沒有意義的事。所以所羅門就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永生」原文作「永遠」)。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這是告訴我們,神讓「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是為了讓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所羅門又籍神所造萬物的美好,指出人類不是絕望的,因為神「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神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使人與生具來便對永生有一份渴求,並且要人主動地來尋找祂。神不但讓萬物在時間之下運行,也賜給人超越時間的禮物,就是「永生」。而神將「永生」放置人心中,就是叫人不要將生命耗費在有限、短暫、日光之下的事。「神從始至終的作為」,指神在永恆中的計劃。傳道者「專心用智慧尋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1:13),發現自己永遠也無法參透神在永恆中的計劃。因為只有神的啟示才能開啟人心,只有神的生命才能使我們的靈得到永遠的滿足。今天,我們雖然還不能完全認識神的作為,世上雖然還有很多奧秘的事物神未曾向我們顯明,而這一切,就是要我們敬畏神!

「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神的恩賜」。「我知道世人」,表明傳道者經過觀察所得的確信。「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人若將自己交託神,就可享受神賜的喜樂。「行善」並不是指做善事,而是指享受生命中美好的事物,也就是「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傳道者之前追求「享福」(2::1),卻發現只是「虛空」(2:1)。而現在,他認為人應當主動追求「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因為這是「神的恩賜」。這個轉折,是因為傳道者從「凡事都有定期」里看見了「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雖然「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但人卻可以憑著信心在每天的勞作中「終身喜樂行善」。人若與神維持正常的關係,就能開啟屬靈的眼睛,發現並享受生命中一切神所造的美好事物。而人的生命之所以有意義,就是因為「凡事都有定期」,神超越時間,但在祂與人的關係中,卻按著時間表來完成祂的旨意。神讓「天下萬務都有定時」,使人看見神完全掌管一切,因此,在謙卑順服的同時,也對神的旨意滿有信心。

「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或作「並且 神再尋回已過的事」)」。「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意指神一切的作為都具有永存的價值,是永恆的。「無所增添」,因為是完全的;「無所減少」,因為是穩妥的。因為祂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啟1:4)。人正確的態度就是「在祂面前存敬畏的心」,在享受神的恩賜時,尋求生命的意義。若是沒有神,「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1:9),只能讓人厭倦和絕望。人若知道是「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雖然同樣是「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卻讓人知道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之下、必有神的美意。而神的掌管並不意味著永遠都是晴天,但卻能保證天空不會永遠都被烏雲遮蔽。因此敬畏神的人永遠都有盼望,悖逆神的人永遠都會絕望,這盼望和絕望都是永存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在神面前存敬畏的心,並要順服祂在我們生命中的美好的計劃,因為我們知道:「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而這些定期、定時完全都在神的手中,都是神所掌握的!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3: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