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2: 1-26>

[複製鏈接]

3255

主題

3275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2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3-14 0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傳2: 1-26」「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在傳道書第二章中,所羅門因之前發現智慧和知識都不能讓他滿足,所以他又試試喜樂和享受:「我心裡說:『來吧,我以喜樂試試你,你好享福!『誰知,這也是虛空…」。傳道者在此認為喜樂和享受福氣值得一試,因為它們似乎能夠給人滿足。「誰知,這也是虛空」,他經過試驗喜樂和享受福氣的結果,發現它們也是虛空。「我指嬉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這「嬉笑」就是狂歡大笑,又鬧又笑。「喜樂」就是歡喜快樂,這是人的慾望得到滿足而有的愉悅感覺。他想:如果人能夠享受到足夠的喜樂就會滿足,但事實卻不如此,所以他問喜樂的用處有何功效呢?「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傳道者又想要借酒的力量試著使肉體得到放鬆而暢快。「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意指他的理智使他受到節制,不致放縱醉酒。「又如何持住愚昧」,意思是明知喝酒是愚昧的行為,卻仍舊照喝不誤,這就是我的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意指直等到我查出一個結果來,明白在人短暫的一生年日里,究竟該怎麼作才能叫人得著滿足。「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傳道者又為自己大興土木,建造宮殿。「栽種葡萄園」,代表農耕事業,叫人吃喝果腹。「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修造園囿」,意思是修造供自己享樂的樂園。「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指包括觀賞用的和結各類果實的樹木。「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挖造水池」,指挖造蓄水池,因當地雨水不多。「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指澆灌成叢的樹苗和花苗,待長大后移植園中各處。

「我買了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我買了仆婢」,指購買人口販賣市場上的仆婢。「也有生在家中的仆婢」,指家中奴隸所生的兒女,其主權歸主人所有(王上10:8)。「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指大小牲畜,包括牛、羊、馬、驢、騾、駱駝等,多過別人所擁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並許多的妃嬪」。「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指他個人經營並累積的金銀財寶。「各省的珍寶」,指得到所轄管各省進貢禮品,或有一部分是強制課徵的。「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愛的物」,指供娛樂的男女歌手和樂器、藝術品等。「並許多的妃嬪」,「妃嬪」是指君主經過冊封的妾室,廣義上可以包括所有君主妾室。「這樣,我就日見昌盛,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我的智慧仍然存留」。 「這樣,我就日見昌盛」,意指財富、名聲、權力等漸趨壯大。「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就是多過別人所擁有的。「我的智慧仍然存留」,是指他雖然物質昌大,卻沒有減損他超人的智慧。「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它的;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分」。「凡我眼所求的,我沒有留下不給他的」,意指凡我眼目要看的,我不會吝於滿足它。「我心所樂的,我沒有禁止不享受的」,意指凡我心所追求的,我必定竭力去得而享之。「因我的心為我一切所勞碌的快樂」,意指我的心為我付出的勞碌快樂。 「這就是我從勞碌中所得的份」,意指這就是我為快樂而付出的勞碌代價,所得到的報償。「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後來,我察看」,意指在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便對它們仔細觀察並思考。「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意指我親手所作的工和勞碌,以及他的成果。「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所羅門王說出了他得到這一切之後的感受,就是一切都是虛空,捕風,毫無益處。

「我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做什麼呢?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傳道者又「轉念觀看智慧、狂妄,和愚昧」,發現在日光之下的智慧、狂妄、愚昧都和享樂一樣,看起來不同,但結局都是虛空,都不能滿足人。「在王以後而來的人還能作什麼呢?」意指以我身為君王的身份,擁有那麼大的資源,和過人的智慧,還探索不出答案的話,難道還有別人能發現什麼良方? 「也不過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意指別人充其量也不過是重複我早先所試驗過的事。「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如同光明勝過黑暗」。「我便看出智慧勝過愚昧」,意指雖然屬世的智慧不能解決人生的虛空,但總比愚昧無知的人有益。「如同光明勝過黑暗」,意指人在光明中比在黑暗中更為有益。「智慧人的眼目光明(光明:原文是在他頭上),愚昧人在黑暗裡行。我卻看明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智慧人的眼目光明」,是指智慧人的眼睛能夠看清周遭的事物。「愚昧人在黑暗裡行」,意指愚昧人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進。「我卻看明有一件事,這兩等人都必遇見」,意指智慧人和愚昧人的結局都一樣,不管是智慧人和愚昧人都難免一死。「我就心裡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裡說,這也是虛空」。傳道者在心裡思忖一件事,既然愚昧人和我都同樣要遭遇到虛空的現實和死亡的結局,那麼,我何必比別人更有智慧呢?「我心裡說,這也是虛空」,這就是所羅門的結論。「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記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樣,永遠無人紀念,因為日後都被忘記」,從永恆的角度來看,智慧人和愚昧人的差別,僅只是暫時的,無法使後人長久記念。「可嘆智慧人死亡,與愚昧人無異」,「愚昧人」會死,「智慧人」也難逃一死,並無異。

「我所以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我所以恨惡生命」,意指這樣的情形使我「恨惡生命」。「因為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事,我都以為煩惱」,指過去在世上所行的事,對我乃是煩惱。「都是虛空,都是捕風」,這是他第三次得到同樣的結論。「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我恨惡一切的勞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所羅門從恨惡生命,轉到恨惡勞碌。「因為我得來的必留給我以後的人」,意指勞碌所得對自己沒有益處,只是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誰能知道」,「那人」指繼承所羅門勞碌所得的人,他可能有屬世的智慧,可能沒有,誰也沒有把握。「他竟要管理我勞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的。這也是虛空」,意指我千辛萬苦用智慧所得的,竟要歸給智愚不明的人管理,因此他無奈地嘆息:「這也是虛空」。「故此,我轉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我轉想在日光之下所勞碌的一切工作」,意指他要思想所勞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絕望」,這是他思想后結果,感到絕望。「因為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分。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因為有人用智能、知識、靈巧所勞碌得來的」,有人用「智慧、知識、靈巧」這三樣合起來應用在工作上所得到的成果。「卻要留給未曾勞碌的人為份」,意指成果卻歸給不曾工作的人享受。「這也是虛空,也是大患」,「大患」指很大的患難。

「人在日光之下勞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勞碌累心」,指身體和身心勞累。「在他一切的勞碌上得著什麼呢?」意指付出與成果無法相提並論。「因為他日日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連夜間心也不安。這也是虛空」。「因為他日日憂慮」,「日日」指所有的日子,「憂慮」指與工作有關連的憂慮。「他的勞苦成為愁煩」,「勞苦」指身心的勞累,「愁煩」與「憂慮」同義。「連夜間心也不安」,因白天有身體和精神雙重勞累,「夜間」躺卧下來也得不著釋放。他得出的結論是,「這也是虛空」。「人莫強如吃喝,且在勞碌中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人莫強如吃喝」,意指能吃能喝乃是人生最大的福氣。「且在勞碌中享福」,不僅是能吃能喝的福氣,並且在付出勞碌的代價中享福,這才是上好的享福。「我看這也是出於神的手」,意指若不是「出於神的手」,人就無法享有吃喝和福氣。「論到吃用、享福,誰能勝過我呢?」「論到吃用、享福」,意指關於吃喝和享福。「誰能勝過我呢?」意思是沒有人能勝過我。「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神喜悅誰,就給誰智能、知識和喜樂」,神所喜悅的人,就是在神的旨意中行事的人,神就給他「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神使他勞苦」,「罪人」,即偏離神的旨意的人。神就使他在工作中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意指罪人徒勞無功,凡他勞苦所得的都要「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這結論是罪人的勞苦是虛空,也是捕風。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行在神的旨意中,凡事討祂喜悅,這樣我們就能得著屬天的智慧、知識和喜樂,也能得著永遠的滿足!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6: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