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生路上 不是你的東西千萬不要起貪念

[複製鏈接]

9487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57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看山神靜 發表於 2022-1-9 0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在世間,有太多的慾望,而很多人是人心難滿,慾壑難填。而慾望之一的貪念,就是覬覦原本不屬於自己的財物等。面對他人的財物,不屬於自己的官位,人該如何選擇呢?三位古人給出了答案,而他們的抉擇對應著不同的報應。
不貪友人財得善報

明朝中都人王士良,有一位知交好友,過從甚密。好友的兒子客居他鄉一直未歸,而好友因為重病將不久於世。臨逝前,他將家中的錢財都交給了王士良,並道:「這些錢給我的兒子沒有什麼好處,很可能帶來禍事。」說罷不久就閉上了雙眼。

王士良哭著為好友辦理喪事,而好友將其錢財託付給他之事,並無人知曉。

過了幾年,好友的兒子終於返鄉,王士良就將好友的錢財都給了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很快花光了這筆錢,王士良聽說后,又多次周濟他,從未表現出厭煩的態度。

然而,王士良並不善於理財,日子過的也是緊巴巴的。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時候,他那個頭腦愚鈍的兒子,不知為何腦子突然靈光起來,讀書很上進,后入太學學習,其後通過選拔,當上了縣丞。

縣官委以差事,王士良的兒子辦理的很好,並因此得到千兩銀子的賞金。此時,王士良尚健在,他的兒子就將這筆錢給父親養家。

忽然有一天,一位道士來到王士良的家中,對他說:「我受人委託來向你致謝,你已經有了善報。」而委託之人正是他那位好友,這真是不昧他人財,終有善來報。

還有順天人趙某者,以賣粥醬為業,人呼其為「醬楊」。明英宗天順初年,再度登基為帝,武官世家子弟等乘機行賄當官,冒領官賞,人數有數百人。有人告訴趙某也可以如此做,他卻搖手拒絕道:「我不過是個粗人,沒有當官的命。財帛也不是我所稀罕的,反而擔心引來禍事。」果然,不到一年,那些冒官者事敗,都被革職,有的還被貶流放。人們這才慨嘆道趙某的不貪才是明智之舉。
貪別人財終是一場空

與王士良不昧他人財、終有善來報相反的也有一個例子。長興有個姓沈的人,有數千資產,在當地是個有錢人。他在縣衙做庫守。庫守,古代官職,負責掌管庫房等處。

在他的兒子要結婚之時,沈某因要操辦婚事,就讓族中的一個兄弟代其職責。誰料想,族弟竟然趁機打開庫房,偷走了八百兩銀子。等到官府發現,族弟已不知去向,沈某隻得用自己的財產代為償還。

跑到其他地方的族弟待一兩年此事不再有人關注后,才挖出了盜金,置辦了百餘畝田產。晚年他得了一個兒子,非常疼愛,為了讓他更好的成長,加之自己年齡大了,他就將其寄養在縣城中的一戶富有之家,其所置辦的產業,也落在其寄養的人家。

後來,他的兒子應該與富戶家的女兒結婚,但他的兒子卻找了另外一個女子,兩人偷著跑走了,其家產最終落在了富戶的家中。偷了錢的族弟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不是惡報又是什麼呢?

一句話,人生路上,不是你的東西,千萬不要動貪念。



參考資料:《涌幢小品》

責任編輯:明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1: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