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箴10: 1-32>

[複製鏈接]

3313

主題

3333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9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1-7 07: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箴10: 1-32」「所羅門的箴言: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箴言第十至二十二章16節是「所羅門的箴言」,「箴言」,即訓誨與教導。在「所羅門的箴言」中,多是一些言簡意全卻又發人深思的警句,每節箴言大多為兩行,透過對照、類比、借喻、勸諭等方式來闡明智慧的原則,真是令人受益無窮!並且還通過對義人和惡人不同作為,更加分明地表達神的旨意,以及我們在世上生活的準則。在本章中所羅門以親子關係作開始,他說:「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這裡將智慧之子與愚昧之子作對比,並說明一個人選擇智慧或愚昧,會直接影響到愛自己、關心自己的父母。「不義之財毫無益處;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不義之財」就是以不正當的手段取得的財物,這些財物雖能使人得到暫時的享受和喜樂,最後卻是活在驚慌恐懼中,所以「毫無益處」。「惟有公義能救人脫離死亡」,因「公義」是屬神的,唯有從神而來的「公義」才能救人脫離死亡。「耶和華不使義人受飢餓;惡人所欲的,祂必推開」。「義人」就是敬畏神的人,耶和華不會使他陷入困境和缺。但神不容作惡的人隨心「所欲」,所以「祂必推開」。「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卻要富足」。懶惰人必致貧乏,勤奮努力的人終享富足。神就是要人殷勤工作養活自己,我們若不盡本分工作,就是虧欠神的恩典。「夏天聚斂的,是智慧之子;收割時沉睡的,是貽羞之子」。「智慧之子」,在「夏天聚斂」就是把握機會及時工作,在冬天就可以高枕無憂。反過來說,「收割時沉睡的」,就是懶惰沉睡的,當作工而不去作,眼睜睜地讓機會過去,必致貧窮,這種人就是「貽羞之子」。「福祉臨到義人的頭;強暴蒙蔽惡人的口」。「義人」就是敬畏神的人,這樣的人就有來自神的祝福。「惡人」因心地邪惡,他們的口就藏匿殘暴。「義人的紀念被稱讚;惡人的名字必朽爛」。這是指「義人」與「惡人」死後留下的果效,「義人」生前的貢獻,過世之後也必被稱讚。「惡人的名字」,則被人永遠忘記或為人咒詛。

「心中智慧的,必受命令;口裡愚妄的,必致傾倒」。「心中智慧的」就是聰明人,他甘心接受智慧的訓誨。「口裡愚妄的」就是說話沒有智慧的愚人,卻不願接受智慧的訓誨,其結果是自招衰敗滅亡。「行正直路的,步步安穩;走彎曲道的,必致敗露。」誠實的人行正直的路,活得平安穩妥。而那些「走彎曲道的」邪惡之人,一旦東窗事發,必致敗露。「以眼傳神的,使人憂患;口裡愚妄的,必致傾倒」。「以眼傳神」指用眼打暗號,製造紛爭,所以「使人憂患」。「口裡愚妄」,指饒舌、妄語的人,必自招滅亡。「義人的口是生命的泉源;強暴蒙蔽惡人的口」。「義人」就是敬神愛人的人,口中的言語滿有恩惠,如同「生命的泉源」滋潤人心。而「惡人的口」滿了強暴,如同災難的來源。「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恨」能使人失去理智,所以「挑啟爭端」。「愛」能原諒他人的過失,對別人的過犯不予計較,所以「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明哲人嘴裡有智慧;無知人背上受刑杖」。「明哲人」心中有智慧,他的口就出智慧的言語。「無知」的人不是言語所能教導,只有懲罰才能使他回心轉意,所以只能「背上受刑杖」。「智慧人積存知識;愚妄人的口速致敗壞」。「智慧人」看知識為寶貴,就用心追求積存在心,以備需要時得以應用。「愚妄人」卻口無遮擋,結果必自取」敗壞」。「富戶的財物是他的堅城;窮人的貧乏是他的敗壞」。「富戶的財物是他的堅城」,這是說勤勞致富使人生活有保障。「窮人的貧乏是他的敗壞」,因為「窮人的貧乏」都是「手懶」的後果,也是他「敗壞」的因由。「義人的勤勞致生;惡人的進項致死(死:原文是罪)」。「義人」殷勤工作,他的工價是」致生」。「惡人的進項」,只用來犯罪,所以使他敗亡。

「謹守訓誨的,乃在生命的道上;違棄責備的,便失迷了路」。謹守訓誨的」,可以使人從迷路上轉回,走「在生命的道上」。「違棄責備的」,是自甘墮落,自誤入迷途。「隱藏怨恨的,有說謊的嘴;口出讒謗的,是愚妄的人。」心中暗藏「怨恨」的人,卻以「說謊」來遮掩自己,這比公開的仇恨更加危險。而「愚妄人」卻散布「讒謗」的話。「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義人的舌乃似高銀;惡人的心所值無幾。義人的口教養多人;愚昧人因無知而死亡。」這裡說的都與言語有關,就是提醒人要謹慎口舌。「多言多語」難免犯罪,所以「禁止嘴唇」,約束嘴巴便是智慧。「義人的舌」滿有智慧,能令人喜悅,故其價值乃似高銀。而「惡人的心」,卻賤似草芥。「義人的口」能教育群眾,「愚昧人」必因「無知」而死亡。「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神所賜的福氣,能使人「靠主常常喜樂」(腓4:4)沒有後患,所以說「並不加上憂慮」。「愚妄人以行惡為戲耍;明哲人卻以智慧為樂」。「愚妄人」不以作惡為犯罪,反以作惡為兒戲。「明哲人」與「愚妄人」正好相反,他樂於追求智慧,以智慧為喜樂。「惡人所怕的,必臨到他;義人所願的,必蒙應允。暴風一過,惡人歸於無有;義人的根基卻是永久。」因惡人以行惡為戲耍,所作的儘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所以惡人所害怕的終成事實,「暴風一過,惡人歸於無有」。「義人」因敬畏神,他「所願的」,乃是神的同在,所以「必蒙應允」。而且「義人」把安穩建立在永恆的事物上,所以「義人的根基卻是永久」。

「懶惰人叫差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煙熏目」。「如醋倒牙,如煙熏目」這兩個比喻都是形容「懶惰人叫差他的人」,所盼望的喜樂落空。醋倒在牙上,不但酸疼而且損壞牙床。用煙熏眼睛,會使眼睛流淚睜不開,痛苦難忍,而且損壞視力。「敬畏耶和華使人日子加多;但惡人的年歲必被減少。義人的盼望必得喜樂;惡人的指望必致滅沒。耶和華的道是正直人的保障,卻成了作孽人的敗壞。義人永不挪移;惡人不得住在地上。義人的口滋生智慧;乖謬的舌必被割斷。義人的嘴能令人喜悅;惡人的口說乖謬的話。」這裡將義人與惡人作強烈的對比。敬畏神的義人延年益壽,而惡人的年歲必被減少。敬畏神的義人活在神的應許里,最終的「盼望必得喜樂」,而不敬畏神的「惡人」則無法長久活在神的應許里,最終「指望必致滅沒」。神的道路是「正直人的保障」,但卻「成了作孽人的敗壞」。不敬畏神的人可以自由地選擇道路,但卻沒有不受屬靈法則管理的自由,所以最終都要受到神的鑒察和審判。而一個人在神的眼中是「義人」還是「惡人」,可以從他嘴唇的果子看出來。義人的口,散播智慧,使人聽了得到造就。惡人的口舌與義人迥然不同,只說乖謬邪惡的話,出口傷人,令人生厭,所以「乖謬的舌必被割斷。」但願我們都能從中學到教訓,並要謹記箴言中不同的訓誨與教導,使我們成為滿有智慧的人!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