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智慧設筵邀請人>

[複製鏈接]

3290

主題

3310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7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2-1-5 2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智慧設筵邀請人>
讀經「箴9: 1-12」「智慧建造房屋,鑿成七根柱子,宰殺牲畜,調和旨酒,設擺筵席。打發使女出去,自己在城中至高處呼叫,
說:『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裡來!『又對那無知的人說:』你們來,吃我的餅,喝我調和的酒。你們愚蒙人,要捨棄愚蒙,就得存活,並要走光明的道……」。在箴言第九章的這段經文中,所羅門將智慧擬人化,她設筵邀請人。這裡首先說到「智慧」所建造的房屋,立了「七根柱子」。「七」在聖經裡面是表示完全,所以「七根柱子」,表示智慧所建造的房屋是完全、完美的房子,也意味著這座房子很大,可以容納許多賓客。所以智慧在建造了房屋后,就親自預備了一場豐盛的筵席:「宰殺牲畜,調和旨酒,設擺筵席」。有酒有肉,顯示筵席的豐盛,因為智慧知道,人若要得智慧,首先需要得到餵養,所以她忙著宰殺牲畜、調和美酒、又做餅,預備豐盛的筵席,讓受邀的人來享用。然後智慧就「打發使女出去」,向城中的人發出了邀請。智慧自己也沒閑著,她到城中最高的地方去呼叫,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可以聽見她的邀請,來吃她的餅及喝她調和的酒。

由此也可知,智慧所建造的房屋真的很寬敞,她也非常誠心的,帶著愛心的去邀請人。而智慧發出的邀請是:「『誰是愚蒙人,可以轉到這裡來!』又對那無知的人說:你們來,吃我的餅,喝我調和的酒『。你們愚蒙人,要捨棄愚蒙,就得存活,並要走光明的道」。智慧在此特別邀請「愚蒙人」和「無知的人」,來赴她的筵席。但可悲的是,這個世界上「愚蒙」的人,和「無知的人」都一致認為自己很有智慧。所以當他們聽到「誰是愚蒙人」,一般都不承認自己是愚蒙人。人最大的愚昧就是驕傲,看不到自己的愚蒙與無知,人唯有謙卑自己才能享受智慧人所預備的筵席。而智慧呼叫「愚蒙人」和「無知的人」來赴她的筵席,並且教訓他們:「你們愚蒙人,要捨棄愚蒙,就得存活,並要走光明的道」。可見智慧設筵邀請人目的,就是要他們離開愚昧,選擇智慧,捨棄愚蒙,就得存活。並且要他們脫離黑暗,行走光明的道路。因此人就要謙卑自己,來享受智慧人所預備的筵席,這樣我們「就得存活」,並且走在「光明的道」上。

接下來所羅門把「褻慢人」和「惡人」,與「智慧人」和真正的「義人」加以比較:「指斥褻慢人的必受辱罵,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污。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教導智慧人,他就越發有智慧;指示義人,他就增長學問」。這裡的「褻慢人」,就是心驕氣傲的人,「惡人」就是邪惡的人。這些人非常驕傲,自以為義,不肯接受別人的指正,反而辱罵指責他們的人。「褻慢人」和「惡人」不會接受當面的責備,因此指斥、責備不是對待褻慢人和惡人的方法,因為如此做所帶來的後果,只是被傷害、或是被羞辱和玷污。這樣我們就「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而「智慧人」和真正的「義人」卻與「褻慢人」完全相反,他們有受教的心,願意謙卑接受別人的指正,並且感激指正他們的人。結果因為他們肯接受別人的教導和指正,就更有智慧、更有學問。相信有過這種經驗的信徒,都會樂意接受屬神的人所給予的勸告和指正,使自己成為真正的智慧人。然後所羅門又再次重複這卷書的主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你借著我,日子必增多,年歲也必加添。你若有智慧,是與自己有益;你若褻慢,就必獨自擔當」。「敬畏耶和華」,是箴言書里最重要的詞句與信息,人無論要得知識或是智慧,其起點就是由「敬畏耶和華」而來。若不敬畏神而想得智慧,一切都是枉然。「開端」就是第一,首要的意思,也是一個轉變和開始。「至聖者」就是耶和華神,這是特彆強調祂是完全聖潔的。神也要求敬拜祂的人要先潔凈自己,才能夠接近祂。

這裡也提到,「你借著我,日子必增多,年歲也必加添。」這是敬畏神的結果,但不應該是動機。而敬畏神是聖經中至關重要的真理,也是我們生活的準繩。所以在箴言一至九章中,父親的訓誨以「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1:7)開始,又以「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結束,表明「敬畏耶和華」才有可能作出明智的選擇,這是本書一切箴言的根基、起點和目標。因此箴言在此告訴我們,凡敬畏神、願意謙卑接受邀請、去赴智慧筵席的人,就得到「智慧」的賜福。相反,凡是心驕氣傲,不願意去赴智慧筵席的人,就會繼續無知,而且最後必滅亡。因此這裡告誡我們:「你若有智慧,是與自己有益;你若褻慢,就必獨自擔當。」今天如果我們有智慧,我們的智慧必使我們有益。如果我們褻慢,只愛譏笑別人,就必獨自擔當一切的後果!那麼我們何以曉得自己是褻慢人還是智慧人呢?可以從你對別人責備的反應,就可知道自己是褻慢人還是智慧人。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有一顆謙卑領受責備的心,尤其是對人按照真理責備時,要甘心樂意的領受,這樣我們就不是褻慢人,而是智慧人!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