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子活動可以減少孩子的抵抗行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5-7-7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同源 木每      


很多家長也許正經歷著孩子的第一個或第二個反抗期,為自己的孩子不聽話而頭疼。不知聽到多少家長嘆息:「真是不養兒不知父母恩。」還有家長表示:「我小的時候沒有讓家長這樣操過心呢」,等等。其實,孩子不聽話,說明孩子正在正常地成長和發育,本身不是一件壞事。建議大家包括我自己要多採取一些親子活動,來減少孩子們的抵抗行為。

第一,對孩子溫柔一些。大家都知道作用與反作用的關係。如家長是持過激態度對待孩子,不管你說的對不對,你的態度本身就會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如果家長態度親切柔和一些,孩子自然會親近父母,聽從父母,教育應該是融於親情之中的。

第二,多表揚,少懲罰。經常肯定孩子的積極行為,不僅可以消除孩子的對抗心理,而且可以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熄火法。當孩子有對抗行為時,家長最好避重就輕,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握住孩子的手,教他用深呼吸來平定情緒。

第四,條件訓練法。訓練的第一階段:家長主動參與孩子喜歡的一種遊戲,觀察孩子的行為,不給或少給指示、命令。如孩子與大人玩得很好,就讚賞、鼓勵他的合作行為。訓練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父母主動要求孩子去從事某項活動,允許他有足夠的時間來考慮父母的要求。當孩子按照父母的意見行事,並配合得好、完成得快時,應給予鼓勵。如果孩子發脾氣,不合作,則當即停止遊戲,而且聲明是由於他不聽話才停止的,直到孩子接受父母的要求、一起合作為止。這種「條件訓練法」運用得好,能達到幫助孩子克制自己行為、順應環境的目的。

也許還有更多的方法可以嘗試。總之,應該寓教於玩,寓教於情。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7: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