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報告:感染Omicron病症不比Delta輕

[複製鏈接]

9487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57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看山神靜 發表於 2021-12-22 0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紀元2021年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有關COVID-19(中共病毒引發的疾病)的最新研究發現,與Delta相比,Omicron變體毒株所帶來的病症不見得輕。換句話說,該新一代變體不但傳播性更高,而且同樣會造成嚴重感染,甚至死亡。另一研究則發現,感染COVID-19后康複數月內,可能患者無法處於生育最佳時期。

根據英國早期的數據,Omicron變體所造成的感染癥狀堪稱輕微。與數月來一直主導全球疫情的Delta變體相比,新變體雖然更具傳播性,但其造成嚴重感染的風險似乎不比Delta高。

然而,根據倫敦帝國學院在周一(12月20日)發表的更新報告,到目前為止,人們看到「沒有證據表明Omicron(病症)的嚴重性低於Delta(病症)」。這是根據報告癥狀的感染者比例或由感染后尋求醫院護理的病例比例來判斷的。

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將11,329名確認或疑似感染Omicron的患者與近20萬名感染其它變體的患者進行了比較。該報告尚未得到同行評審。

截至周一,英國因感染Omicron死亡的病例已增至12人,還有104人住院。周二,美國也報告了首例同類死亡病患。
染疫康復后 患者生育能力或無法馬上恢復

同時,相關人員在另一項研究中發現,一些人在感染COVID-19康復后數月內精子質量會受到影響。

這項於周一發表在《生育與不孕》(Fertility and Sterility)雜誌上的研究發現,精液本身並不具有傳染性。但在無癥狀感染康復一個月後提供樣本的35名男性中,60%的人精子活力明顯下降,37%的人精子數量減少。

該研究針對的是120名平均年齡為35歲的比利時男性,他們在提供精液樣本時平均來說COVID-19癥狀緩解后已經有52天。

在51名康復后1至2個月內接受測試的男性中,37%的人精子活力下降,29%的人精子數量少。在康復后至少兩個月提供精液樣本的34名男性中,28%的人精子活力受損,6%的人精子數量少。

「應該警告有懷孕意向的夫婦,COVID-19感染后的精子質量可能是次優的。」研究人員總結說,「估計恢復時間為3個月,但目前正在進行進一步追蹤研究,以證實這一點,並確定少數男性(生育能力)是否受到永久性損傷。」
Omicron迅速傳播 死亡案例也在增加

美聯社報導,聯邦衛生官員周一表示,同樣引發COVID-19的Omicron變體已經超越其它變種,現在是美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主導版本,占上周新增感染病例的73%。

據各州官員稱,截至周日(12月19日),美國至少有45個州已發現Omicron,還有波多黎各和華盛頓特區。而且由於Delta還在,一些地區的病例正在攀升。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僅在一周內,Omicron感染所佔份額增加近六倍。上周在美國新增超過65萬起Omicron病例。

自6月底以來,Delta變體一直主導美國感染。根據CDC的數據,最近在11月底,超過99.5%的冠狀病毒是Delta變體。

CDC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說,新的數字反映了在其它國家看到的那種增長。

她說:「這些數字很刺眼,但並不令人驚訝。」

截止12月20日,英國共報告12起與Omicron相關的死亡病例,累計確診Omicron病例45,145起。

英國副首相拉布(Dominic Raab)周一告訴泰晤士電台(Times Radio),英國目前共通報12起由Omicron變體引發的死亡病例及104例住院病例。

德克薩斯州周二報告了據信是美國首例死於Omicron新變體的病患。
研究人員:利用適配體可降低防疫成本

根據英國現有的疫苗相關數據,接種兩劑后對防止有癥狀感染Omicron變體的有效性從0%到20%不等,接種加強劑後有效性從55%到80%不等。

周一發表的最新相關報告還估計,在考慮到個人風險因素后,Omicron再感染幾率比Delta再感染幾率大5.4倍。研究人員說,在Omicron出現以前,對醫護人員的一項研究估計,如果先前感染過SARS-CoV-2(中共病毒),患者在6個月內再次感染的風險降低了85%,而對於降低感染Omicron的風險可能僅為19%。

研究人員說,一種實驗性分子能夠以與抗體相同的方式中和冠狀病毒,而且成本將更低,也更容易製造。

這種實驗性分子屬核酸適配體(Aptamer)化合物。丹麥奧胡斯大學的朱利安‧瓦萊羅(Julian Valero)說,因為它們是由RNA或DNA製成的,所以適配體比基於蛋白質的抗體更容易合成,後者只能在活細胞內產生。

像抗體一樣,適配體通過摺疊成三維構像附著在蛋白質目標上,即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發表在PNAS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試管實驗中,適配體與冠狀病毒的刺突緊密結合,防止它闖入人體細胞。

研究人員說,該適配體能抑制該病毒的早期變體,包括Delta。他們正計劃做進一步測試,看看它是否也能識別和結合Omicron變體。

責任編輯:林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