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從深處向你求告>

[複製鏈接]

3313

主題

3333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9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11-10 19: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從深處向你求告>
讀經「詩篇130: 1-8」「(上行之詩。)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禰求告……。」詩篇第一百三十篇是一首上行之詩,也是一首懺悔詩。在這首詩中,上行者來到聖所,在神的光照下,認識到自己和以色列民在神面前犯罪得罪神的光景,如同墜入深淵一般的危險,於是他深深的獻上禱告:「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禰求告…」。這裡「耶和華啊」,這一聲呼求,蘊藏了詩人的盼望、嘆息、倚靠,是基於與神親密的關係!這「深處」,是指罪孽的重擔把詩人拉入深淵,也表達了他極深痛苦、絕望和遠離神的感覺。「求告」代表在神面前呼求和哭泣。因詩人看見自己的罪,就在罪的深淵又加強語氣向神呼求:「主啊,求你聽我的聲音!求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求你聽」是一種期待,等候回應的訴求。「側耳聽我」是描繪這懇求的聲音。「我的聲音」,是表明是他個人心底的聲音。「懇求的聲音」,這是描述那種渴求和懇求的態度。詩人極其謙卑地懇求神憐憫,求神施恩予他。罪人唯一的途徑就是來到神的面前,認罪,並領受赦罪之恩。今天神也會把我們帶進各種「深處」,允許我們經歷痛苦與絕望,為要把我們嚮往世界的心和眼重新轉向祂,在神的光照下,認識我們在自己肉體的敗壞,向神認罪悔改,我們也只有知道自己的罪有多深,才能體到神的赦免之恩有多重,

詩人繼續懇求耶和華不要究察他的罪孽:「主耶和華啊,禰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從這裡可見詩人掉在「深處」是因失敗犯罪,得罪神。若神「究察罪孽」,誰能站立得住呢?世上沒有一個罪人,可以在公義、聖潔的神面前站立得住!這意味著註定要死,要活在黑暗中,永遠與神完全隔絕。這是世上每個人的光景和需要,可是許多罪人不想知道這種光景,他們並不想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有罪孽和過犯。若他們繼續如此,神就必究察他們的罪孽。因神是無所不知、全然聖潔、恨惡罪惡的神,在他面前無人能站立得住。但詩人知道人還能存留,是因神有赦免之恩!因此他說:「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神有「赦罪之恩」,這是我們唯一的指望。因祂的公義,祂必須審判罪惡,因祂的慈愛,只要我們認罪悔改,祂就樂於赦罪。這是詩人的指望,也是我們的指望。但神的「赦罪之恩」,並不是許可我們可以隨意犯罪,無所顧忌地放縱私慾,更不是認你白天得罪神,晚上去禱告,第二天再犯罪。而是要叫我們敬畏祂!

敬畏神意味著悔改和厭惡罪,與罪爭戰,為赦免感恩,並且越發愛神,越發服侍神,這就是神的目的。現今我們在新約時代的恩典中,因著恩主的救贖,我們所蒙的赦免之恩遠超過舊約時代,然而我們千萬不可故意犯罪,羅馬書6:15說:「我們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就可以犯罪嗎?斷乎不可!」又說:「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他的恩慈里;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羅11:22)「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6:7-8)因此現今我們站在恩典中,常蒙赦免之恩,更是叫我們敬畏神,遠離罪惡,且更多靠著主勝過罪的困綁。我們越是敬畏神,就必越多禱告依靠他來活出分別為聖的生活。

接著詩人說:「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祂的話。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詩人的心渴慕、等候和期待神,期待神賜下祂的話。詩人在深處呼求神時,表示他知道自己的罪,但他要勝過這些罪和繼續向前行需要仰望神的話,從神的話語中得著幫助、指引、力量和安慰。而他之所以說「勝於守夜的」,是因他「用心等候」,且重複兩次,可見詩人等候神,是一種很深的等候。所以他用「守夜的等候天亮」,來形容這種等候,這是何等有信心的等候!我們知道守夜的一夜未眠,為要守望夜晚的安全,他最期待的就是天明,因此這是一種切望。詩人切望的就是神赦免他的罪,並且讓他清楚知道,他的罪已經赦免了。而詩人等候神、仰望神就是建立在神的話上。

今天當我們等候神時,不是單單地安靜,而是領受神有什麼話想要對我們說。因詩人從「深處」向神求告,經歷神的赦免,信心得以堅固,然後在神面前等候,至終不至失望,經歷了主無限的恩典。所以他呼籲神的選民:「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因他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 詩人不僅自己要體驗神的慈愛與赦免,他也呼籲整個以色列都該來仰望神,體認祂的赦罪之恩:「他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這裡詩人用了「祂必」,表明不是可能、也許,而是非常的肯定,主一定會救贖他們脫離一切的罪孽。由此可見,以色列人蒙救贖,不是因為他們的虔誠,也不是因為他們的善行,甚至不是因為他們有選民的身份,而是因為神的慈愛和祂的救恩,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真理!詩人時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那麼今天當我們犯罪得罪神時,我們是否像詩人那樣從「深處」向神認罪,並悔改歸向祂?我們相信神樂於赦免我們的罪嗎?但願我們都有,並都確信神有赦罪的恩典,祂必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孽!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