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開發新機器學習技術,定量研究冰巨星中的超離子水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1-9-28 12:32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王星和海王星內部所含的水量大約是地球海洋水量的5萬倍,而一種被稱為「超離子水」的物質,被認為穩定存在於超過天王星和海王星半徑約三分之一處的深度中。<br />
超離子水是水(H₂O)的一個階段,其中氫原子變成液態,而氧原子在晶格上保持固態。儘管超離子水在30多年前就被發現,但它的光學特性和氧晶格,最近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實驗中才進行精確測量,這種熱「黑冰」的許多特性仍然是未知的。<br />
埋藏在行星核心深處宇宙中,大部分水可能是超離子水,了解其熱力學和傳輸特性,對行星科學至關重要,但很難通過實驗或理論來探測它。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的方法,使用機器學習,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研究超離子水的相行為。<br />
在冰巨星行星中發現的壓力和溫度下,第一原理分子動力學(FPMD)模擬預測這些水大部分處於超離子階段。然而,這種量子力學模擬傳統上僅限於較短的模擬時間(10幾皮秒)和較小的系統規模(100多個原子),導致相界位置有顯著不確定性,如熔化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0: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