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困苦中向神禱告>

[複製鏈接]

3281

主題

3301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15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1-9-17 20: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困苦中向神禱告>
讀經「詩102: 1-28」「(困苦人發昏的時候,在耶和華面前吐露苦情的禱告。)耶和華啊,求禰聽我的禱告,容我的呼求達到禰面前!……。」詩篇第一百零二篇是詩人在困苦中向神禱告。本詩的題注是:「困苦人發昏的時候,在耶和華面前吐露苦情的禱告」,這表示詩人此時正處於極深的困苦中,甚至痛苦到頭腦發昏,但他仍然到神面前「吐露苦情」,這表達了他對神的信心。所以當「困苦人發昏的時候」,最好的出路就是「在耶和華面前吐露苦情」,因為神不但肯垂聽我們的傾吐,祂也能救我們出離困苦。首先詩人在困苦中向神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聽我的禱告,容我的呼求達到你面前。我在急難的日子,求你向我側耳,不要向我掩面;我呼求的日子,求你快快應允我!」詩人向神迫切的「呼求」,顯示他在急難中,所以他懇求神垂聽他的禱告,不要向他掩面,他又催促耶和華快快應允他,幫助他脫離困境。接著詩人向神傾吐自己的困境:「因為,我的年日如煙雲消滅;我的骨頭如火把燒著。我的心被傷,如草枯乾,甚至我忘記吃飯。因我唉哼的聲音,我的肉緊貼骨頭。我如同曠野的鵜鶘;我好像荒場的鴞鳥。我警醒不睡;我像房頂上孤單的麻雀。我的仇敵終日辱罵我;向我猖狂的人指著我賭咒。我吃過爐灰,如同吃飯;我所喝的與眼淚攙雜。這都因禰的惱恨和忿怒;禰把我拾起來,又把我摔下去。我的年日如日影偏斜;我也如草枯乾。」
詩人在此向神吐露的苦情是:他的「年日如煙雲消滅」,即不能
能持久。他的骨頭因燃燒而疼痛。「肉緊貼骨頭」就是瘦的像皮包骨,他終日「唉哼」,「忘記吃飯」,能不消瘦嗎?「鵜鶘」、「鴞鳥」都是不潔凈的鳥類(利11:17-18),比喻詩人被人當作不潔凈而遠離,所以他如房頂上孤單的麻雀,孤單無助,並且還遭受人的嘲諷辱罵。吃「爐灰」,「所喝的與眼淚攙雜」,都表示悲傷和痛苦。

但詩人知道他所遭受的,是因神向他發怒:「這都因禰的惱恨和忿怒,禰把我拾起來,又把我摔下去。」這也是被擄者經歷七十年亡國之痛所發的心聲。神為什麼要「惱恨與忿怒」?是因為以色列人的罪。所以神興起攻擊以色列人的仇敵,不過是祂手中一根管教的杖,是神使用的工具,把以色列好像拾起來,又摔下去。「如日影偏斜、如草枯乾」,都是形容死亡的臨近。神的管教臨到,若非神施憐憫,有誰承受得起呢?但詩人在困苦中因定睛仰望神,便知道神是他唯一可投靠,所以他認識到:「惟禰耶和華必存到永遠;禰可記念的名也存到萬代。禰必起來憐恤錫安,因現在是可憐她的時候,日期已經到了。禰的僕人原來喜悅她的石頭,可憐她的塵土。列國要敬畏耶和華的名;世上諸王都敬畏禰的榮耀。因為耶和華建造了錫安,在祂榮耀里顯現。祂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詩人在此宣告:「惟禰耶和華必存到永遠;禰可記念的名也存到萬代」,這是全詩的轉捩點,詩人抓住神不變的憐憫,呼求神起來憐憫錫安。錫安雖然只剩廢墟,但在深愛錫安的選民心中,連剩下的「石頭」和「塵土」都是親切可愛的。人尚且如此,何況建造錫安、自顯榮耀於其中的神呢?所以日期到了,神必要「憐恤錫安」,當神建造錫安,在榮耀里顯現的時候,列國都要敬畏耶和華的名,世上諸王都要敬畏神的榮耀。而對於神的子民來說,神也必然會「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

因此詩人說:「這必為後代的人記下,將來受造的民要讚美耶和華。因為,祂從至高的聖所垂看;耶和華從天向地觀察,要垂聽被囚之人的嘆息,要釋放將要死的人,使人在錫安傳揚耶和華的名,在耶路撒冷傳揚讚美祂的話,就是在萬民和列國聚會事奉耶和華的時候。」詩人要將神的恩典傳至下代。因神向以色列施恩重建錫安,那些「後代的人」就可以確知這是神的工作,因此讚美神的救贖大工。雖然神允許百姓敗壞、被擄,但祂始終「從至高的聖所垂看」,管理地上的一切,最終「釋放將要死的人,讓祂的名得榮耀,讓列國都歸向祂。而詩人思想神的這些作為,正是對他向神吐露苦情的回答。最後詩人說:「祂使我的力量中道衰弱,使我的年日短少。我說:我的神啊,不要使我中年去世。禰的年數世世無窮!禰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禰手所造的。天地都要滅沒,禰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如外衣漸漸舊了。禰要將天地如裡衣更換,天地就都改變了。惟有禰永不改變;禰的年數沒有窮盡。禰僕人的子孫要長存;他們的後裔要堅立在禰面前。」詩人在此又看到自己的力量衰弱,年日短少,他為自己祈求「不要使我中年去世」。

但緊接著他就想到神的「年數世世無窮」,因此他就看到神是永恆長存的主,他就頌讚神的創造和祂的永存,並且預言神所創造的天地,將來有一天都要過去,都要滅沒,但惟有神永存不變!詩人又將天地比喻為慚舊的衣服,將來神要將天地如裡衣更換,天地就都改變了。世上的一切都要改變,也正在不斷改變,因為罪的污染,有一天整個宇宙必須被火更新。但詩人因著這位不變的神,他就懇求神施恩給他的子子孫孫。而本詩的題注是:「困苦人發昏的時候,在耶和華面前吐露苦情的禱告」,這表示詩人在困苦中向神禱告,但最後詩人以信心終結。而詩人心境轉變的關鍵,在於他兩次用信心宣告:「惟禰耶和華必存到永遠;禰可記念的名也存到萬代」、「惟有禰永不改變;禰的年數沒有窮盡」。信心使他得以超越困苦,看見將來的永福。同樣今天若不是神拯救了我們,我們也是活在困苦中,沒有盼望。但神差遣了祂的獨生愛子,來拯救我們,赦免我們的罪,使我們得著永生,這一切都是神對我們愛和恩典。因為神正是那位永遠長存、永不改變的神!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堅定的信靠神,堅定的站立在神面前,直到永遠!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1: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