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大經濟學教授罕見警告:走向「共同貧窮」

[複製鏈接]

9487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57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看山神靜 發表於 2021-9-3 2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紀元2021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玉潔綜合報導)中共高層8月下旬再提「共同富裕」,並強調「三次分配」。大陸經濟學家9月1日罕見發文,直指如果政府干預越來越多、走計劃經濟,就會走向「共同貧窮」。

北大經濟學教授張維迎的文章題為「市場經濟與共同富裕」,發表在「經濟50人論壇」網站上。

他在文章中首先肯定市場經濟,表示「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反對市場經濟的最大力量,就是特權階層和既得利益者。」「歷史發展的事實證明,只有市場經濟才能推動技術進步,並使新的技術很快商業化,惠及普通大眾。」

接下來,張維迎大篇幅探討企業家活動。他說:「提高工薪階層收入的最好辦法是讓企業家活動更自由,市場競爭更激烈,而不是相反!消滅了企業家,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會回到赤貧狀態。」

他還說:「我們必須明白,扶貧的錢形式上是政府或慈善機構給的,本質上是企業家創造出來。政府和慈善機構能做的只是把財富從一部分人手裡轉到另一部分人手裡,不可能無中生有。正是企業家創造了財富,政府和慈善機構才有了可用於扶貧的錢。……如果企業家沒有積極性創造財富了,政府也就沒有錢轉移支付了,慈善事業也就成了無源之水。」

「如果連『按勞分配』都不接受,經濟是不可能發展的,只能大家都過窮日子。」張維迎說。

他最後直言:「計劃經濟是少數知識分子設計、然後靠強權從上到下強加給社會的,所以一定有人捍衛它,替它辯護。市場經濟不同,它不是知識分子設計出來的,而是從下到上自發產生的……生活在計劃經濟制度的人批判計劃經濟要冒政治、甚至法律風險……」

「如果我們失去了對市場的信念,引入越來越多的政府干預,中國只能走向共同貧窮。不要忘記,當年搞計劃經濟的本意是為窮人謀福利,結果卻造就了越來越多的窮人,使窮人的命運比過去更悲慘。」他說。

今年以來,中共多次提及「共同富裕」。8月17日的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強調「三次分配」,即「由高收入人群在自願基礎上,以募集、捐贈和資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分配」。

隨後的一周內,騰訊宣布投入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拼多多在公布第二季財報之時,宣布投入100億元「百億農研專項」資金。

另外,在截至8月31日的兩周內,至少73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中出現了「共同富裕」一詞。

彭博社引述分析表示,中國政府提出「共同富裕」,張維迎的文章傳達出的謹慎態度非常罕見;對於中共政府對各行業的強監管行為,外界感到擔憂,並揣測中國是否會走回頭路。

責任編輯:孫芸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4: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