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闊斧改教育德,重樹國家認同; 赤誠愛國愛港,始抵幸福終點。

[複製鏈接]

655

主題

65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ulihong1993 發表於 2021-3-24 14: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7年前一部叫《幸福終點站》的電影,以主人公因國家突如其來的政變而被困美國機場九個月的離奇故事,一度成為紅極一時的熱門影片。雖然男主身上的樂觀心態十分閃耀,但失去國家后的那種無助和絕望更令人戳心。不敢想象,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該如何是好?也難以想象,香港有一班年輕人就有分裂「一國」的思想。在「港獨」教育的長期蠱惑下,對國家認同缺位、對歷史歪曲理解、對西方盲目遵從,主宰了部分青年的思想,繼而導致了黑暴撕裂的慘劇,幸福之「港」一度沉淪。因此,正本清源,闊斧改革香港教育,勢在必行。而改教育德,國情教育先行,只有重樹國家認同,才能始抵幸福終點站。
毫無疑問,有人會出來指責國情教育是「洗腦教育」,不滿其同化個體。雖然,全球化趨勢下「世界公民」的認同感日益普及,西方文化體系下「獨立個體」的地位也不斷提升,但當多元文化威脅到國家認同時,西方意識會毫不猶豫地抹平「個體差異」 ,讓「他者」歸化。中國就是西方認為的最大「異類」,不管是防控疫情、重振經濟、扶貧幫困,還是提供疫苗、分享經驗、管好自身,中國對西方而言,都是威脅,都是邪惡。這也成就了一些香港青年引以為傲的「獨」化思想。「獨」化的結果——黑暴,已經令我們刻骨銘心,而更痛徹心扉的是,香港的未來始終處於「獨」教育的侵蝕中。千百年的中華血脈面臨撕裂,國家安全遭受威脅,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要改變校園「泛政治化」的現狀,防止學生思想「異化」,改革通識科、增加國情教育內容,尤為重要。新課程培養國民素養和國家認同。此前,教協妖魔化通識科改革的國情教育,可謂用心險惡。正是因為忽視國情教育,佔領理大、12港獨偷渡等這些荒謬絕倫的事件才會發生,這些年輕人做出了極度錯誤的示範和追悔半生的決定,令香港先輩蒙羞。可知,歷史上每逢國家有難之時,香港、澳門都會湧現出一大批愛國志士傾囊相助,如今,遊子已經回歸,理應以主人翁的姿態堂堂正正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而學生作為香港的未來,立足香港,了解國家發展,構建國際視野,完全合乎國家主人翁的身份,也合乎世界精英的定位。
刮骨療毒,撥亂反正,應當正確認識國家、摒棄偏見。特首林鄭真知灼見的指出,圍繞憲法、基本法、國歌條例及香港國安法等內容的國安教育應當與中國歷史、國情教育有機結合。國安教育讓學生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抵禦各種誤導及誘惑,避免發生青年以身試法、誤入歧途,以此修補國家安全漏洞;國情教育則傳播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培養良好的家國情懷,真正認識「一國兩制」,重樹國民國家認同,防止發生去年顛倒黑白的通識考試歷史題事件。兩者雙管齊下,必將藥到病除。
當然,愛國絕不是一句空虛刻板的教條,而是發自內心的愛與自傲。相信,當國情教育慢慢灌溉香港未來的花朵,他們會驚嘆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少豐富迷人的秀麗風光,寶藏了多少驚世駭俗的神秘文明,盛產了多少垂涎三尺的饕餮盛宴;他們更會感慨,作為14億分之一,站在祖國高大的肩膀上,能看到更加遙遠的星空,那是幸福的終點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