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齊心接種共築防疫屏障 解禁通關助力經濟騰飛

[複製鏈接]

185

主題

208

帖子

1305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2月22日林鄭**率各司局長首批接種科興疫苗,拉開了香港接種計劃的帷幕;初心不忘,善始善終,3月22日林鄭**再次聯同多名司局長接種第二劑科興疫苗,吹響了驅逐新冠的號角。加之政府雷厲風行推出封區強檢,抗疫奏效,本港新增確診數字回落,連續兩日維持個位數,但不容掉以輕心,源頭不明患者仍然存在,傳播隱患未除,反撲風險尚存。「風正時濟,自當破浪揚帆;任重道遠,仍需策馬加鞭。」恰如疫情防控專家鍾南山所言,自己非常欣賞香港在抗疫中採取封區強檢的創造性舉措,但要達到建立群體免疫,還是要靠大規模的疫苗接種。
一年來,香港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疫境中沉淪,在收緊與放寬社交禁令的反反覆復中掙扎,在恢復通關的期待與彷徨中踱步,直至今日疫情尚未受控,部分行業停業多時,更有戲院全線倒閉,曾經繁盛的街道、市場猶如一池死水;最新失業率創17年來新高,基層市民的疫境生活更是百上加斤;通關遙遙無期,商貿受阻、旅遊受限,甚至居於兩地的親人也只能隔江而望寄相思;可見放寬社交禁令、早日通關,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開啟全新的經濟往來已是全港市民的最大期盼。日前衛生防護中心聯席會議上專家給出時間表「當本港接種率提升到至少50%,有機會考慮放鬆防疫措施;當達到75%,可考慮和更多地區達成旅遊協議」,近兩日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與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亦多次強調,達到接種比例是放寬社交距離、商討通關與海外出行的先決條件。在這場抗疫之戰中,決定因素同樣是每一位市民。本港疫苗供應充足、安全有效,保障機制周全、後顧無憂,現在有這樣一份實現全港「夙願」的機會擺在面前,是倍加珍惜、齊心接種,還是踟躕不前、等失去了再追悔莫及,相信市民心中該有答案。
香港疫情爆發以來,齊心共進、多措並舉,為控制疫情、實現「清零」目標而不懈努力,卻怎知「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利用「專業」身份危言聳聽干擾市民接種,疫苗接種中心醫護聲稱「副作用很大」,試圖動搖市民接種信心,不僅無視全港市民的生命健康,亦棄香港的未來發展於不顧。但謠言止於智者,事實勝於雄辯,根據國內臨床試驗及海外規模接種反饋情況顯示,全球累計接種超過7000萬劑科興疫苗,沒有監測到與疫苗相關的異常情況;本港臨床實踐評估專家委員會經過精密評估,亦排除個案與接種疫苗有因果關係。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全球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亦迎來百年一遇新契機,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在向我們招手,「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正邀我們同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怎能因政治紛爭而「故步自封」缺席國家發展,又怎可因疫情困擾而「閉關鎖國」絕緣世界經濟。目前國際通行的「疫苗護照」如箭在弦,與內地恢復往來的「通關機制」一觸即發,所謂「舉網以綱,千目皆張」,惟有大範圍接種疫苗、早日控制疫情,香港才能實現通關、融入大局,搭上國家發展的高速列車、迎來經濟的再次騰飛。但「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香港的發展契機與美好未來並非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而是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努力,不能因噎廢食,被「妖魔化」的抹黑而恫嚇,對疫苗接種望而卻步;不能前功盡棄,被「無用論」的謠言所蒙蔽,對第二劑接種打退堂鼓;科學證明只有足夠比例人口接種疫苗才可群體免疫,讓我行動起來積極接種,為實現同胞夙願、助力香港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喜歡關注時事的海外留學生一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20: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