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秦帝國有三任皇帝,但為何史書說「秦,二世而亡」?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12-23 17:21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秦朝是由戰國時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費是黃帝之孫顓頊的後裔,舜賜其嬴姓。秦穆公時,任賢使能,虛心納諫,滅國十二,開地千里,國力日盛。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重用商鞅兩次變法,使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br />
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本名贏政,因為贏政的父親異人在趙國為質子,所以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市),並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後來父親回家繼承王位,秦始皇隨後被趙國送回秦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異人病逝。13歲的贏政即秦王位。到了公元前230年,經過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到他39歲時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春秋戰國,各國諸侯都被稱為「君」或「王」。戰國後期,秦國與齊國曾一度稱「帝」,不過這一稱號在當時並不同行。已經一統天下的秦王政,以為過去的這些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崇,於是下令大臣議稱號。經過一番議論,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認為,秦王政「興義兵,誅殘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8: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