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適在國內生活很小資,可到了美國,住著破公寓,日子越過越清貧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8-16 15:24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胡適青年時留學美國,住了七年,中年做美國大使,住了八年。1949年春,他偕江冬秀離開上海,乘海輪到美國,一住又是十年。這位大學者是否在美國過著「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買辦生涯呢?

  

  胡適於1949年在紐約城定居,紐約是世界第一大都市。歐美各國的生活費用,房租最貴,可是「適之先生夫婦,年高多病,縛雞無力,自然更是坐吃山空。他的經濟情況和他的健康情況一樣,顯然已漸入絕境。人怕老來窮,他的有限的儲蓄和少許的養老金,斷難填補他那流亡寓公生活的無底深淵」。在朝不保夕的情況下,他只好住在破爛的公寓里了。他住在紐約東城81街簡陋的小公寓里。雖是大使級的住宅區,但是他那所破爛的公寓,卻沒有大使級的防盜設備。一次,先生外出,太太一人正在廚房燒飯,一個彪形大漢忽然自防火梯破窗而入。幸好太太沒有學會一般美國女人臨危時的尖叫,她老人家只是下意識地走向公寓大門,把門打開,反身對那悍賊大叫一聲「Go」!那位大黑賊,看了太太一眼,真的從門口「Go」了。

  胡

  胡

  胡老

  胡老

  江冬秀原來擅長做家鄉徽州菜,數十年在外,又學會了一些外地的風味。胡適幼年在農村長大,少年在康奈爾讀過農科,自然不會「韭麥不分」,但飯來張口,茶來伸手,這是他過慣的生涯。江冬秀語言不通,不會買菜,這樣,買菜事就落在胡適的肩上了。他不能像在國內那樣,四體不勤了。

  

  胡適在國內有汽車代步,曾受「買辦文人」之譏,他在資本主義的美國社會,手無縛雞之力,發財乏術,就有「出無車」之嘆了。大使館華裔職員唐德剛只好常拿打工用的汽車來接送他。江冬秀在紐約言語不通,交通不便,只好蜷伏在小公寓里,燒飯,打麻將,看武俠小說。江冬秀一打牌,家裡客人多,房子小,胡適不能安心讀書寫文章,乾脆伺候她打牌,有時他也親自參加牌戰。江冬秀可以終日過燒飯、打牌、看武俠小說的生活。胡適不能這樣,要吃飯,要生活,就要干工作。他最初在紐約普林斯頓大學任中文藏書部館長之職。這一職位,很少洋學者可以擔任,是一份閑差,每年領取幾千美金貼補家用而已。他也在美國著名學府作過短期講學,零星講演的機會當然更多,但這些都算不上是長期性的工作。胡適經常在哥倫比亞圖書館內看書,總是找唐德剛,因為唐是館內他所認識的唯一的一位華裔。唐替他借借書、查查書,從此唐便成為胡適的朋友了。唐說,胡適的確把哥大看成北大,但哥大並沒有把胡適看成胡適啊!哥大羅致人才來充實有關漢學之教研,也把胡適排除在外。胡適閑得無聊,常去哥大圖書館看中文報紙,所有的僑報都看,而且有時「批閱紐約舊金山出版的僑報副刊,比他太太靠打牌消磨歲月,實在好不了多少」。可見,他真是閑得無聊之極了。這時,胡適在紐約連一個學生都找不到了,他空虛無比,難過無比,變成了「無人打影」的拳師。唐德剛變成胡適唯一「可打」之人。他看到了一首好的白話詩,便向唐解釋半天。

  

  胡適在紐約時,與唐德剛等年齡和地位相差一大截,但老少同處,一齊嘻嘻哈哈。那時,唐德剛等一班人,在紐約組織了一個「白馬文藝社」,是一個純友誼小組織,是一個吃吃喝喝的文藝俱樂部。胡適也就樂意變成這個團體的指導員和贊助人了。他有閑工夫就仔細評閱他們的著作。

  他在美國,百無聊賴,有時也空談政治。大政治也談,小政治也談,連雞毛蒜皮的政治也談,以致「他的紐約寓所,簡直是個熊貓館,終日觀光之客不絕」。

  終於無聊至1958年,胡適離開了美國,他回到台灣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