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能與圓明園媲美的北宋皇家園林「艮岳」,後來怎麼樣了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8-16 15:18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清朝興建的圓明園是古代造園史上一次高峰,它凝練古今,融合中外,素有「萬園之園」之稱。其實,北宋皇家園林「艮岳」同樣開創了古典園林的藝術奇迹,時人譽為「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勝」。兩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圓明園恰似時空錯位中艮岳的輝煌重現。

  

  上圖_ 艮岳圖

  書畫皇帝的造園衝動

  艮岳建於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歷時六年初具規模。整個園林地處汴梁東北隅,佔地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艮」是卦名,在《易經》中「為東北之卦也」,宋徽宗趙佶認為因山在國之艮,故名「艮岳」。

  徽宗營造艮岳,並非貪圖享樂,而是另有深意。他即位后,始終未有子嗣。道士劉混康進言:「京城東北隅, 地協堪輿, 倘形勢加以少高, 當有多男之祥。」從風水上看,汴梁地勢平緩,東北隅呈天然凹陷,陰氣集聚。徽宗從其言,意欲人為改造地勢,達到皇嗣繁盛的目的。巧合的是,艮岳開工之後,徽宗後宮男丁漸多。從建園的出發點看,艮岳和圓明園有著很大的區別。

  

  上圖_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

  「並包羅列」的夢幻園林

  眾所周知,徽宗是個書畫高手,他將書畫藝術應用到艮岳的建造之上。徽宗打破了秦漢以來皇家苑囿的「一池三山」的呆板模式,運用山水畫的「先立賓主之位,次定遠近之形」的布局原則,配合巧奪天工的掇山理水技藝,營構了獨樹一幟的「山水意境主題公園」。

  園內的中心是萬歲山,「山周十餘里,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介亭,分東西二嶺,直接南山」北宋一步等於如今的1.2米,90步相當於現在的108米。東部的萬松嶺和東南的壽山「兩峰並峙,列峰如屏,瀑布下入雁池,池水清澈漣漪,鳧雁浮泳水面,棲息石間,不可勝數。」

  艮岳四周別有風情,東麓植梅萬株,「梅花開時, 芬芳馥郁, 香飄天地間」,南麓「有瀑布飛流,下至雁池」,「無數的鳧雁浮泳水面」,西麓名曰「西庄」,種植藥材五穀,北麓引景龍江為水源,刻意堆砌水系,「車駕幸臨,則驅水工登其頂,開閘注水而為瀑布」。介亭位於萬歲山之巔,上下「有蜀道之難」的棧道聯結。山中有洞數十個,「其洞中皆築以雄黃及盧甘石,雄黃則避蛇虺, 盧甘石則天陰能致雲霧,滃鬱如深山窮谷。」

  

  上圖_ 宋徽宗書畫作品

  艮岳體現了古典園林布局中 「山貴有脈」、「崗阜拱狀」、「主山始尊」的宗旨,塑造了「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隴」的靈動層次。山水環復,動靜得宜,成就了山因水無形,水依山不止的傳神格局,將平面的水墨山水巧妙立體呈現。

  在汴梁東北之隅,艮岳突兀聳立,徽宗贊道:「東南萬里,天台、雁盪、鳳凰、廬阜之奇偉;二川、三峽、雲夢之曠盪,四方之遠且異,徒各擅其一美,未若此山並包羅列。」就園林景觀而言,圓明園以園林建築著稱,艮岳以山水氛圍取勝,兩者各有所長,立意悠揚。

  

  上圖_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長,北宋宰相、書法家

  艮岳盛況難掩王朝頹勢

  為了滿足艮岳疊石造景的需要,徽宗傾全國之力採運奇石。蔡京、童貫、朱勔等人投徽宗所好,成立專司花木竹石採集運送的應奉局,號稱「花石綱」。南宋詞人周密在《癸辛雜識》中敘述:「前世疊石為山,未見顯著,宣和艮岳,始興大役。」可見採運怪石規模之大。

  奸佞之徒渾水摸魚,魚肉百姓,敲詐勒索,無惡不作。「六賊」之一的朱勔憑藉善治園囿的才能得到了蔡京的賞識。他一方面采材天地,不論懸崖湖淵,他必能「百計以出之,必得而後已」。另一方面搜羅民間,但凡看中的石木,用黃紙貼上表識,再叫家主看護,稍有不謹,便以大不敬罪嚴懲。

  

  上圖_ 花石綱遺物

  運石之日,破屋決牆而出。怪石高大易斷,需要格外呵護。在運石過程中,大船舶載,千人拉縴,沿途斷橋毀城、斫山斬石,耗財無數。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朱勔的做法就連蔡京都覺得過分,讓他收斂一些。

  《宋史》評價花石綱「流毒州縣者達20年」。花石綱導致北宋府庫告罄,九州動蕩。受花石綱荼毒最深的江浙地區,暴發了方臘起義。《宋史》記載:「時吳中困於朱勔花石之擾, 比屋致怨。臘因民不忍, 陰聚貧乏游手之徒。宣和二年十月,起為亂。」在北方,金人迅速崛起,北宋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困境。相較圓明園的量力而行,困竭民力是對艮岳的最好寫照。

  

  上圖_ 宋欽宗趙桓(1100年―1156年)

  山水奇景毀於靖康之恥

  在花石綱拖累下,北宋大廈將傾,艮岳同樣難逃噩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國滅遼之後,隨即南下攻宋,屢敗宋軍。徽宗自知無力扭轉宋金局勢,讓位給兒子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金軍兵臨汴梁,北宋敗相漸露。

  當時,外有金軍圍城,內無糧草補給,外加大雪盈尺,汴梁軍民陷入絕境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欽宗只得下令拆毀艮岳作為權宜之計。飢餓而憤怒的軍民衝進艮岳「拆屋為薪,鑿石為炮,伐竹為籬」,「是日汴京百姓奔往無慮, 十萬人台榭宮室悉皆拆毀,官不能禁也」,不僅如此,「取山禽水鳥十餘萬,盡投之汴河,聽其所之」,「取大鹿數百頭殺之,以啖衛士」。艮岳中建屋木材用來取暖,奇峰怪石當做投石機的炮石,十萬餘只珍禽放生汴河,而數百隻放養的鹿被宋軍充作食物。在汴梁軍民的強拆之下,艮岳毀於一旦。

  

  上圖_ 靖康之恥

  艮岳的毀滅並未挽救北宋的命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軍攻破汴梁,俘虜徽、欽二宗,這便是「靖康之恥」。艮岳僅存的太湖石被金人運送到中都,成為瓊華島上不可多得的新奇建材,這裡後來成了北京北海公園的一部分。

  金兵圍城之際,花石綱隨之斷絕,諸多奇石散落民間。蘇州留園的「冠雲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和杭州花圃的「皺雲峰」均是花石綱的遺物,合稱為「江南園林的三大奇石」。艮兵和圓明園儘管風格不同,但二者的命運卻驚人的相似,令人搓額哀嘆。

  

  上圖_ 北宋地圖

  北宋的滅亡原因多種多樣,興建艮岳造成海內窮困、人心盡失是北宋國運終結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艮岳是無罪的,罪在運籌決策之人。《宋史》認為徽宗「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他的行為「自古人君玩物喪志,縱慾而敗度,鮮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為戒。」艮岳用毀於一旦的代價,為徽宗的昏聵無道買了單。

  文:計白當黑

  參考資料:

  【1】李玉潔 《艮岳和北宋興亡》

  【2】河 西 《北宋毀滅之導火索:徽宗興建「艮岳」引發的社會危機》

  【3】張 淏 《艮岳記》

  【4】周 密 《癸辛雜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