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中美社會制度優劣論述,刷新你世界觀的一篇好文!(強烈推薦)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8-9 09:58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以下文章來源於遠方青木 ,作者一棵青木

  遠方青木

  導讀: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首先要上一節語文課,講一下這句話,否則有些思想不健康的人就會想到很多不健康的事。

  無論你翻任何一本詞典,甚至是百度百科和360百科,標題里淫的解釋都是過度、放縱、無節制。

  萬惡淫為首的釋義,指的是過度和放縱是一切惡形成的開始。

  還不懂的,可以多看看淫雨霏霏之類的古辭彙。

  還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話其實更能幫你理解這堂語文課,那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如果淫代指某些思想不健康的事情,那「淫」、「移」、「屈」三個詞就互不對稱,淫字的格調就下降太多太多,但如果淫的釋義是過度和放縱,那這三個詞就形成了完美的對稱,大氣磅礴。

  不管是萬惡淫為首,還是富貴不能淫,這些格言都是用來警示上位者的。

  任何一個上位者,都有私慾,都不可能一心為公,偏偏這些人權勢滔天,一句話就可以影響眾多人的命運。

  而這些上位者熟知人心和政壇規則,貓哭耗子和鱷魚的眼淚等把戲玩的是爐火純青,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所以我們評價這些高官顯貴,必須論跡不論心。

  不論你的出發點的是什麼,我們只看結果。

  這就是「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的解釋。

  用來闡述中美之間的制度優劣,再合適不過。

  

  普通人的世界觀

  中美意識形態的差別,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差別。

  全世界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但社會主義國家只有5個。

  這才是中國對外輿論戰始終弱勢的根本原因,因為資本主義,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制度。

  到底是資本主義好,還是社會主義好?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

  相信資本主義好的人,你們看過《國富論》么?

  相信社會主義好的人,你們又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了解多少?            

  你連這些最基礎的知識都不掌握,又哪來的勇氣評判這兩大制度。

  甭管誰好誰壞,這兩大制度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不是一般人有資格挑戰的。

  所以從理論層面去宣傳本國制度的好壞是完全不可行的,因為你的理論太艱深了,普通人根本看不懂,更別提認可你。

  普通人評價制度的好壞,手段極為簡單粗暴。

  那些理論層面的彎彎繞繞我不懂,也沒興趣去鑽研。

  誰讓我過的好,誰就是好制度。

  席捲全球的紅色革命

  1917年10月25日,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俄羅斯成了一個工人當家作主的蘇維埃國家。

  全世界的人類突然發現,在資本主義制度和封建主義制度之外,居然出現了第三條路。

  在隨後的幾十年裡,蘇聯成了全世界工人心目中的聖地。

  這些嚮往蘇聯的人,基本沒人懂馬克思的理論,甚至很多連識字都困難。

  蘇聯充滿了莫大吸引力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蘇聯的工人生活的很幸福。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時,美國最富有的1%人群擁有全國資產的1/3,前1/10富裕的人擁有80%的社會財富,貧富差距極其巨大。

  但如此巨大的貧富差距,並沒有導致美國的解體,甚至沒能引發什麼動亂。

  因為外國更差,全球都很差,換誰上台都一樣。

  1870~1880年,美國陸續成立了大量的工會組織,如鋼鐵工人聯合會、鐵路工人聯盟、勞工騎士團等。

  但這些組織統統被政府定義為非法流氓組織,遭到殘酷鎮壓。

  

  1920年代時,美國鋼鐵工人每周的工作時間一般為63~65個小時,匹茲堡的鋼鐵公司甚至讓工人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0~12個小時。

  1914年時,億萬富翁洛克菲勒的公司掀起了工人罷工,要求8小時工作制。

  但洛克菲勒給出的回應是私人保衛隊的機槍掃射。

  但是蘇維埃俄國剛立國,就在1917年11月11日,頒布了《關於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開世界之先河。

  從這一天開始,俄國的工人每天只用工作8小時,蘇聯勞動法還規定工人每年必須有兩個禮拜是在療養院中度過的,同時國家還提供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住房。

  這種待遇,好到讓英美國家的工人難以置信,不可想象,開啟了一個讓全世界工人目瞪口呆的新時代。

  這令人眩目的福利,讓蘇維埃俄國迅速成為了全世界所有工人的聖地,大家紛紛效仿之。

  馬克思主義說了啥,到底好不好,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工人的待遇真的變好了,這比什麼都重要,社會主義就是好!

  1921年,美國工人階級終於覺醒了,在肯塔基州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布萊爾山之戰」,上萬美國工人發動了起義,試圖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但很快被政府軍用機槍和飛機給鎮壓了下去。

  為緩和社會矛盾,資本家們紛紛做出了退讓。

  1924年,法國的資本家們投票通過了所得稅法案,同意對資本徵收最高不超過60%的所得稅。

  要知道,就在1914年,這個法案還遭到了法國資本家的一致否決。

  為什麼突然鬆口?

  因為法國的精英階層,認為哪怕對資本徵收重稅,也比發生布爾什維克革命之後被沒收全部家產要強。

  這是一種倒逼行為。

  曾經的精英們認為普通人毫無價值,既不發明新的技術,也沒有發明新的商業模式,具有極強的可替換性。

  工人都沒了,那就再換一批就是,地球上根本就不缺人。

  沒有工人,太陽會照常升起,但沒有資本家可不行。

  但現在工人們用實際行動展示了自己的力量。

  我們不僅能罷工,我們還能起義,甚至還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國家。

  沒有資本家,這個世界一樣轉,但沒有工人可不行。

  1930年代,美國的資本家們終於妥協了,承認工會是合法組織,並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勞工的法律規定,勞資暴力衝突於是漸漸消失。

  二戰之後,蘇聯那強大的戰鬥力,讓世界震驚。

  工人建立的國家,不僅給的福利待遇好,而且戰鬥力居然那麼強大,是資本主義國家根本不可能摧毀的那種強大。

  於是全世界再度掀起了一股紅色革命的潮流。

  1945年8月到1946年7月,全美國掀起了42起萬人以上的大罷工,生產秩序瀕臨崩潰。

  資本家們讓步了。

  1946年秋季,美國頒布了新的勞動法,宣布全美勞工可以享受雙休日、帶薪年假、福利費等,並上浮了最低工資,安撫了本國工人。

  與此同時,美國對全國的共產主義勢力發起了大清算。

  1946年底,美國商會出了一本書,叫《共產黨在美國的滲透:它的實質以及與之作鬥爭的方法》,聲稱美國的廣播電台、出版社、電影製片廠、劇院都這些宣傳陣地都已經被紅色的莫斯科勢力給佔領了。

  1947年3月22日,杜魯門發布總統令,對全美國所有的政府工作人員進行政審,凡是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傾向的一律開除。

  整個美國,在蘇聯的輿論宣傳之下瑟瑟發抖,不得不嚴防死守,苟延殘喘。

  但這種死守是沒有意義的,蘇聯對西方工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強。

  到了六七十年代,蘇聯的多個經濟指標和工業技術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美國的標準,經濟發展勢頭極為迅猛。

  在人均壽命、熱量攝入量、識字率等多個社會指標上,蘇聯也已經趕上了美國的水平。

  且由於高福利的存在,整個蘇聯人民的幸福感非常之強。

  

  無論是在軍事力量的對抗上,還是在輿論陣地的宣傳上,蘇聯都全面碾壓美國。

  比拼意識形態和輿論攻勢,蘇聯從來沒怕過美國。

  依仗的不是馬克思主義,而是蘇聯工人當時優渥的生活和休閑的日子,這種鐵證比什麼宣傳工具都好使。

  但短短20年後,繁花似錦的蘇聯就解體了,徹底消散。

  精英和平民誰更重要?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差別,核心其實在於對精英的態度。

  資本主義認為人類的進步是依靠精英推動的,科學家、資本家、政治家這些精英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而平民是依賴於精英存活的,是精英們創造了財富,普通民眾都是累贅。

  所以資本主義國家的人都信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所謂資本主義,其實就是精英主義,因為資本都在精英手中。

  而社會主義則堅定的認為,人類的財富是由勞動人民創造的,是普通人創造了財富,資本家們什麼貢獻都沒有,只知道依靠技術優勢和資本優勢來憑空剝奪勞動人民的血汗。

  這種價值觀差異,帶來了一系列的不同政策。

  在蘇聯的後期階段,因為過度工業化,只有1/9的資源被投入到了民生,導致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被美國拉開了差距。

  但這並不是蘇聯垮台的原因,最多只是讓蘇聯的吸引力沒有那麼強了而已。

  放眼全球,經濟和生活水平比蘇聯差的國家不知道有多少,誰垮台都輪不到蘇聯政府垮台的。

  蘇聯之所以完蛋,是因為紅色精英們背叛了共產主義。

  後期的蘇聯,極度腐敗,而且是高層帶頭腐敗。

  勃列日涅夫的月薪只有880盧布,家裡卻塞滿了勞斯萊斯、林肯等豪華跑車,足足50多輛。

  受賄的名表、名畫太多,以至於沒地方放,不得不在莫斯科專門找了套房子存放這些貴重物品。

  整個蘇聯的紅色精英們,都被腐化了。

  這些精英也很委屈,我那麼聰明,那麼勤奮,帶領蘇聯的人民取得了那麼大的成就,讓他們生活的那麼幸福。

  憑什麼我要和一個高級技工拿一樣的工資!

  收點錢,改善一下生活,那不是理所應當的么?

  美國一個律師,工作幾年後就能住上比蘇聯高官更大的房子,生活的更加優渥,而且可以合理合法的賺大錢。

  蘇聯精英們的心態失衡了。

  按社會主義制度,人人必須平等,所有人的收入都要差不多,不能有太大的差異。

  社會主義制度,成了限制蘇聯精英享受生活的最大枷鎖。

  1991年6月,蘇聯解體前夕,美國對莫斯科做了一個調查,結果表示在蘇共精英中,9.6%的人贊同共產主義,12.3%的人贊同社會主義,76.7%的人贊同資本主義。

  而同期的一項民調顯示,70%的普通蘇聯人不同意蘇聯解體,轉為資本主義制度。

  但最終蘇聯還是義無反顧的解體了,因為執政的蘇聯共產黨內部,絕大多數精英都反對共產主義,他們嚮往那個對精英無比友好的資本主義。

  蘇共的精英,親手革了蘇共的命。

  社會主義對普通人具有吸引力。

  資本主義對精英具有吸引力。

  但偏偏所有體制的國家,都是由精英掌握政權的,普通人大部分時候鬥不過精英。

  所以社會主義國家很難建立,數量極少,且不穩定,資本主義國家才符合人性。

  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需要一群極其天才和偉大的社會精英,主動犧牲自己應享受的一切才有那麼一絲機會成功建立。

  蘇聯有列寧等人,中國有毛澤東等人,一輩子都是苦行僧式的生活,從沒考慮過個人。  

  

  在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后,代代領導層都必須具備為人民犧牲的精神,和個人享受基本絕緣。

  只要有一代政治領導層沒能扛得住誘惑,那一二十年內一切都會成為海市蜃樓。

  一旦紅色精英階層開始追逐個人享受和財富積累,那整個國家會迅速自我坍塌。

  所以中國嚴打腐敗,即便你為國家做了再大貢獻,也只能給榮譽,不能給金錢,更不能依靠受賄的手段拿金錢。

  這對於精英們的智商和貢獻來說,其實是不公平的。

  但惟有一群這樣的人存在,社會主義國家才能穩定運行,社會主義的民眾才能幸福生活。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爭,本質上是平民和精英之爭。

  究竟是平民重要,還是精英重要?

  姓社還是姓資

  蘇聯的失敗,代表在當前的生產力水平下,依靠社會精英的自我犧牲來推動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繁榮是不太現實的。

  而依賴於大量社會精英推動的科技和經濟,其發展更是不可持續。

  沒辦法源源不斷的誕生那麼多具備自我犧牲精神的社會精英。

  蘇聯沒有,中國脫離百年慘痛殖民史后,也漸漸的沒有了。

  在80年代,鄧小平其實就看穿了這一點,他提出了很多理論,如:

  發展才是硬道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不管是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這些理論的核心目的只有一個,拋開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一切圍繞經濟發展運轉。

  誰經濟強,誰的人民生活水平高,誰就有理。

  鄧小平修正了中國的社會主義,走出了人類史上的第四條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介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

  平民和精英都很重要,互相依賴彼此,只不過在利益分配的時候傾斜的程度有所不同罷了。

  因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互相對抗,雙方都意識到了純粹的依賴平民和精英的某一方都是不可取的。

  於是資本主義國家大幅提高了工人福利待遇,而社會主義國家則放鬆了對知識分子等普通社會精英的「剝削」。

  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和純正的社會主義是水火不容的。

  美國越來越像社會主義,而中國越來愈像資本主義。

  但兩國的體制根基還是截然不同的,遇到大災難時體現的就特別明顯。

  新冠疫情爆發時,中國的感染者僅8萬人,就幾乎透支了全國的醫療資源,各地緊急馳援湖北。

  但如今的美國,感染者已經突破420萬人,但依然沒有看到醫療資源崩潰的徵兆,各大醫院裡甚至還有很多空床位,我們至今沒有看到有美國感染者抱怨住不上院的新聞。

  中國只能負擔8萬感染者,住院難,難到民間一片怨言,甚至還有人敲鑼求救命。

  而美國,負擔420萬感染者都毫不吃力。

  中美兩國的醫療資源有差距50倍這麼誇張么?

  美國的醫療資源確實強,你要說比中國強個幾倍我都信。

  但你要是說比中國強50倍以上,那我是絕對不信。

  中國在僅有8萬感染者的情況下就住院難,背後的核心原因是政府第一時間就應收盡收,新冠肺炎的治療一律免費。

  而美國之所以醫療資源如此富裕,則是因為所有治療費用由患者自付,最多通過醫保給你報銷一部分。

  相當多的輕症患者,都居家治療,只有少量重症患者且有錢的人,才會耗費錢財動用醫院資源。

  全民免費治療?

  不可能的,當初川普連免費檢測都不願意,迫於多方面壓力才最終勉強通過。

  資本主義精英體系的治國理念就是這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己管自己。

  有錢,你就去醫院治,沒錢你就回家自己躺著。

  所以美國的醫療資源沒有崩潰,因為這些資源都是給精英們準備的,而被感染的精英沒有那麼多。

  哪怕全美感染4000萬人,醫療資源也不會崩潰,因為醫院可以加價,把一部分稍微窮一點的社會精英擋在門外。

  出不起錢,你當然就不算精英了。

  供不應求時加價,這是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

  大災難時美國只要精英,也只保精英,這很美國。

  在新冠病毒剛剛爆發時,西方輿論幸災樂禍,甚至宣稱解決新冠病毒的唯一辦法就是讓中國學習「自由和民主」。

  

  封城是限制人民的自由,微信健康碼是全民監控,只有寫黑日記的才叫有良心的中國人。

  但短短几個月後,中國的病毒歸零,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弄出了千萬級的感染人數。

  如果中國的制度一無是處的話,那西方的制度呢?

  民主和自由是個好詞,大家都想拿來給自己臉上貼金。

  但資本主義國家真的是民主和自由么?

  如此嚴重的疫情,第一時間給民眾免費醫療這難道不是最基礎的民主和自由么?

  難道不該給免費醫療?

  中國成功控制疫情,這已經威脅到了西方社會的整個價值觀,所以西方政客們近期發瘋一樣的轉移矛盾,不斷在多個領域轉移民眾視線。

  因為這件事真的太打臉了,怎麼都解釋不通。

  所有的國家都宣稱自己是自由和民主的,無一例外,好詞沒人嫌少。

  但你說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啥。

  論跡不論心。

  發展才是硬道理

  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來源於這個國家的經濟自信和軍事自信。

  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中國人可自信了。

  當清朝的精英們第一次接觸西方社會時,對英美的體制極其鄙視。

  你知道嗎,美國居然連皇帝都沒有,群龍無首,這是一個何等愚昧落後的國家啊,簡直就是個大部落。

  而英國的皇帝據說已經沒有實權了,英國首相在挾天子以令諸侯。

  有這種曹操在,我看英國離天下大亂也不遠了,不足為慮。

  對了,美國聽說還是兩個黨派互相爭來爭去,黨爭不斷。

  正經國家誰黨爭啊,崇禎皇帝剛弔死在煤山才200年,這就都忘拉?

  老祖宗早就說了,黨爭是亡國之兆,康熙爺為了壓制黨爭不惜拿明珠和索額圖開刀。

  美國這麼玩黨爭,早晚得去煤山上吊啊,不足為慮不足為慮。

  清朝的精英是有充分的理由去鄙視英美的政治體制的,結局在史書上寫的明明白白,都是中國人玩剩下的。

  但現實狠狠的打了清朝精英的臉,被英美的大炮給轟的找不著北。

  很快,洋鬼子就成了洋大人。

  沒人說英國首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了,沒人說美國黨爭不斷早晚要完了。

  這英美的制度好啊,人民富裕,國家富強,肯定好啊,事實勝於雄辯。

  為什麼好不重要,悶頭跟著改就對了。

  你辯的再好,理論上把英美製度貶的再低,一發炮彈就讓你清醒了。

  所以蘇聯解體后,英美在全世界的輿論場上就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誰都辯不過。

  我經濟比你好,軍事比你強,百姓生活的比你富裕。

  你還有啥好說的,事實勝於雄辯啊。

  鄧小平看穿了這個道理,說了一句話:

  發展才是硬道理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體制自信,和中國的經濟水平呈絕對正比關係。

  思考中國的制度好不好,其實很簡單。

  假如今天中國的人均收入和美國一樣,在這個前提下,你還會問中美製度哪個好這種問題嗎?

  如果美國的優勢完全建立在老祖宗的積累和掠奪上,那他的制度又有什麼可稱道的呢?

  要知道地球上總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98%都是資本主義國家。

  但能給中國帶來壓力和重視的,唯有美國一家。

  至於中國有沒有可能把人均收入提升到和美國一樣高?

  1978年後中國的制度已經改了,改成了發展才是硬道理,不姓社,也不姓資。

  發展經濟,就是中國最大的制度。

  中國最強的能力,不是在朝鮮戰場上對抗外敵,也不是在武漢醫院裡消滅病毒,而是發展經濟。

  狂飆突進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持續了太久太久,而且還在繼續猛進。

  中國體制好還是美國體制好,看經濟就行了,老百姓其實也只看這個。

  再多給中國一點時間,中國就能強行追上200多年的經濟差距。

  很快,中國就會成為全球人艷羨的國家,甚至可能是全球平民及精英一起艷羨的國家。

  究竟誰才是民主和自由,究竟誰才是克制自己的私慾,一心給百姓謀福利的國家,究竟誰才在草菅人命,一目了然。

  不看怎麼說,只看怎麼做。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