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俠客島:蓬佩奧發表「新鐵幕演說」,然後呢?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7-29 13:5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創 俠客島

  荒謬、油膩、曲解歷史、不懂中國、沒完沒了……這不是中國媒體的用詞,而是西方媒體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最新發表涉華演講的評價。

  7月23日,蓬佩奧在加州尼克松故鄉發表了一番猛烈攻擊中國的演講,因其模仿70多年前丘吉爾「鐵幕演說」的痕迹明顯,被有些人稱為「新鐵幕演說」。

  蓬佩奧宣稱「尼克鬆開啟的對華接觸政策已經失敗」,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自由世界和共產主義中國」之間的意識形態差異,要求西方組建「國際反華聯盟」。

  然而,除了幾個極右媒體搖旗鼓掌外,西方主流媒體對此一片惡評。

  

  7月23日,蓬佩奧發表涉華演講(圖源:美聯社)一

  《紐約時報》7月27日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以蓬佩奧的演講為例,分析了本屆美國政府中對華鷹派人士的戰略目標。

  這篇題為《那些推動中美關係走向不歸路的官員們》的文章認為,對華鷹派之所以搞這麼多事,是為了通過逐漸升級的語言和行動,一步步將中美關係推向全面對抗,並使之難以逆轉。

  文章點了另外三位鷹派官員的名: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就是剛被確診新冠肺炎的那位)。這三人自6月以來,接連從不同角度發表了攻擊中國的演講,為蓬佩奧的演講做了鋪墊。

  威廉·巴爾此前怒斥蘋果、迪士尼等美國商界人士對華「卑躬屈膝」,說中國並不是想誠心做生意,而是想「洗劫美國」;克里斯托弗·雷說中國正採取各種手段超越美國,以成為「世界唯一霸權」;奧布萊恩說中國的最終野心是想用「極權主義」意識形態重塑整個世界。

  無疑,他們心目中最「完美」的中美關係是全面而激烈的對抗狀態,其關鍵詞是威逼、鬥爭、敵對。

  至於他們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發起一系列行動,《紐約時報》文章引述知情人士解釋說,這是由於美國大選臨近,他們考慮到有離開政壇的可能,因此急於留下一筆可以延續下去的「政治遺產」,試圖讓中美關係的惡化趨勢難以逆轉。

  

  7月27日《紐約時報》文章截圖

  在《華盛頓郵報》上,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理查德·哈斯7月26日發表了一篇評論,指出蓬佩奧這次演講的問題不僅體現出美國「頭號外交官」毫無「外交風範」,更嚴重的問題在於蓬佩奧曲解歷史、不懂中國,無法提出一個穩定可行的處理中美關係的方法路徑。

  在這篇題為《為什麼說蓬佩奧不懂中國、尼克松和美國外交政策》的文章中,哈斯指出蓬佩奧徹底否定了中美接觸以來近50年的歷史,理由是中國沒有變成美國想要的樣子。他說,這是對歷史的扭曲,因為不管是尼克松還是基辛格,當年接觸中國的主要目的是制衡蘇聯,並不是為了改變中國。

  哈斯認為,蓬佩奧提出的方案註定失敗,因為美國沒有權力決定中國的未來,中國的未來只能由中國人民及其領導人決定;美國可以做和應該做的是去影響中國的選擇,促使中國配合美國去解決朝鮮問題、中東問題和其他全球性挑戰。

  「如果美國想讓其對外宣言更有說服力,那應該先把國內的事做好,畢竟外交是內政的延續。」哈斯說。

  

  7月23日《華盛頓郵報》文章截圖二

  歐洲媒體觀察蓬佩奧的演講有一種獨特視角,他們雖然有超脫中美關係的第三者態度,但十分介意蓬佩奧在演講中對歐洲國家發號施令。

  在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的開頭,記者寫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終結與中國『盲目的接觸』,並斥責了盟友們沒有做到阻礙『中國世紀』的到來」。

  文章引述了蓬佩奧的話:「對於一些小國來說,他們現在沒有能力或勇氣和我們站在一起。但我們有個北約盟友,在香港問題上沒有站出來,因為擔心北京會限制其對中國市場的准入。正是這種怯懦導致了現在的歷史性失敗,這種事不能重演。」

  文章猜測,這個被不點名批評的北約盟友應該是德國。文章還說,蓬佩奧那些要求其他國家不要「屈膝臣服於共產主義中國」的戲劇性話語,讓人想起了電視劇《權力的遊戲》。有專家對記者表示,美國執政者「完全不在乎人權、民主或者外國的自由」,雖然演講宣稱代表自由世界,但簡直可以說是「荒謬」。

  「幾周前,美國政府還拒絕配合歐洲對華的一些要求,現在反而指責盟友們做得不夠,蓬佩奧說這話略顯『油膩』。」這名來自西方某智庫的專家說。

  

  7月24日《金融時報》文章截圖

  而德國輿論的態度可以從「德國之聲」7月24日的報道標題中看出——《沒完沒了的美中對抗》。

  這篇報道在引述了蓬佩奧的幾段話后,並沒有做進一步評論,而是曆數了之前中美髮生過的衝突,包括貿易戰、科技戰、新冠肺炎、南海問題、香港國安法、台灣問題。這種客觀陳述事實、沒有感情色彩的報道方式,對於以往「逢中必反」的「德國之聲」而言可不多見。

  

  7月24日「德國之聲」文章截圖三

  在最近一次接受島叔採訪時,新加坡國立大學鄭永年教授這樣評價蓬佩奧的演講:蓬佩奧毫不理解中國,他背後是一些極端仇視中國共產黨的人。把一個國家的外交利益建立在某些人的個人仇恨上,是非常不理性的,沒法做出對美國有利的切實外交政策。

  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看來,蓬佩奧演講招致西方輿論惡評的根本原因是,這篇演講的基本邏輯就是錯的,它是建立在歷史與現實、國際政治和美國國內政治的雙重邏輯謬誤之上,有常識的人都無法認同。

  蓬佩奧用過時的冷戰思維扭曲歷史與現實,把尼克鬆開啟的對華接觸扭曲為美國對中國的幫助乃至施捨,絕口不提美國從中美關係里受益多少。

  演講試圖通過污名化中國實現黨派私利,把美國製造業流失、藍領階層失業、貧富差距日增、社會矛盾激化、新冠疫情失控等責任一股腦兒都甩鍋給中國,明顯又是陳詞濫調。

  基辛格說過這麼一句話——

  「如果歷史只是機械地重複過去,以往的任何轉變都不可能發生。每個偉大的成就都產生於勇於擔當,而不是聽天由命。」

  對蓬佩奧等美國政客來說,這樣的大國相處智慧無疑是對牛彈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0: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