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輪到波蘭"退群"了?歐盟出現新分歧,多國表態正中美國下懷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7-28 16:39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創 環球報姐

  從1952年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到現在,歐盟已經走過了68個春夏秋冬。

  68年對一個人來說,足以從襁褓嬰兒走到花甲之年,是近乎一生的光陰;而對一個擁有接近三十個成員國的聯盟來說,68年究竟是快到頭了?還是剛剛開始?

  沒人知道確切答案,對於英國而言,68年就是終結;而對於德國和法國,68正當年,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今年,正式擔任歐盟輪值主席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拿起了指揮棒,誓要帶領歐洲重新強大。7月21日,歐盟正式通過一項7500億歐元的經濟救助項目,要齊心協力解決疫情給各成員國帶來的經濟打擊。

  哪怕是平時一向摳搜的成員都妥協了,願意接受3900億的無償撥款和3600億的貸款。

  法國總統馬克龍激動地表示:\"這對歐洲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天!\"

  很多人都以為歐盟重新團結起來了,甚至有不少網友說:\"沒有了英國,歐盟才真正成為了歐盟。\"

  

  可問題真的出在英國身上嗎?如果沒有美國的大力支持,如果約翰遜沒有和特朗普交好,英國\"脫歐\"今年會脫得如此決絕嗎?

  凡是向美國靠邊的國家,可能都要成為美國攪亂多邊合作的棋子。英國如此,波蘭也前赴後繼一般朝美國靠攏了。

  根據環球網7月27日報道顯示,波蘭宣布決定退出歐洲理事會的《伊斯坦布爾公約》。這個決定引起歐盟不少國家的批評,因為這份公約背後的意義不僅僅是\"保護婦女不受暴力侵害\"那麼簡單。

  

  《伊斯坦布爾公約》的主旨,是保護女性和消除歧視。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歐盟所有成員國都簽署了。

  按照比利時總理蓋伊的話說:\"波蘭退出公約的決定是可恥的!歐洲代表著人權、平等和尊重。\"

  言下之意,波蘭這個\"退群\"的決定是在和歐洲的\"人權與平等\"割裂。退出《伊斯坦布爾公約》這件事,說輕了是波蘭總統不支持將\"保護婦女\"法律化,說重了就是波蘭的意識形態和歐盟相悖,波蘭不想跟著歐盟混了。

  波蘭與歐盟之間的關係,最近幾年越來越微妙。

  

  今年7月13日,波蘭總統安德烈·杜達成功拿下大選,再一次入主華沙。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幾年,波蘭仍然會保持之前的外交政策,走上\"親美疑歐\"路線。

  杜達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位前往美國的國家元首。自從美國疫情大爆發以來,很多國家領導人都對美國避之不及,各大國際會議也盡量以視頻方式舉行。可是今年6月24日,距離波蘭大選僅剩4天的時候,杜達竟然親自訪問美國,和特朗普進行\"親密交談\"。

  在杜達的領導下,波蘭加大了與美國之間的軍事合作,不但斥巨資購買了美國F-35戰機,還主動邀請美軍常駐。前不久,由於華盛頓和柏林摩擦加劇,美國撤出了一部分駐德美軍,而這部分美軍後來就是前往波蘭,駐紮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

  

  這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邀請別國軍隊駐紮到自己國家的,杜達討好美總統的心思已經昭然若揭。以上都是\"親美\"的表現。再說到\"疑歐\",波蘭對歐盟逐漸疏遠的表現也是空穴來風。

  要知道,德國和美國之所以鬧得越來越僵,一方面是德國和美國之間已經沒有共同的利益,不管是在經濟還是軍事上,德國現在都不必再擔心來自俄羅斯的打擊。另一方面,由於美國霸權主義作祟,美總統在加大北約軍費和制裁\"北溪-2\"天然氣項目上都侵犯了柏林的利益。

  尤其在阻撓\"北溪-2\"項目這件事上,美國不僅影響到了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經濟利益,還觸及了歐洲能源問題、主權問題。絕大多數歐盟國家都是站在德國那一邊的。

  

  而波蘭卻主動站到美國那一邊,反對德國和俄羅斯的\"北溪-2\"天然氣項目。可以說,波蘭是第一個公開和德國作對的歐洲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歐盟能源利益問題上\"唱反調\"的國家。

  現在,波蘭又要退出《伊斯坦布爾公約》,結合杜達的種種行為來看,波蘭很可能是在效仿美國任性妄為的作風,攪亂逐漸穩定的歐盟局勢。

  凡是能鞏固美國單邊主義的事,都是白宮樂見其成的。歐盟各國產生分歧四分五裂,就正中美國下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