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蛟龍號曾潛7000米,為何核潛艇只潛幾百米?美國:連人帶艇都沒了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7-6 10:3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說到潛艇大家肯定能想到藏在深海大洋各處的戰略級的「盤龍隱蛟」會在戰爭來臨時悄無聲息來到敵方近海給予致命一擊的場景。

  

  核潛艇作為戰略級武器的載體常年在深海里「藏身」,每次補給完畢能在深海里執行任務長達2-3個月。目前除了聯合國五常還有印度都不同程度上都有配備有核潛艇。自從美國在1954年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以來各大國都把核潛艇作為最後且最重要的戰略威懾給與重視。原因就是佔地球70%的海洋中有更大的戰略部署場地,易於隱藏,打擊威懾更大。

  

  那麼按理說核潛艇潛水深度越高隱秘性,為什麼各大國的核潛艇基本都在幾百米的深度?今天就帶鐵子們就從三個方面說說這個原因。

  首先就是造價問題。中國在2012年利用「蛟龍號」潛水器於馬里亞納海溝潛水深度達到7000米,美國「迪里雅斯特號」潛水器更是到達了人類極限10000米的深海。那有人就問了各大國都具備有深海潛水的能力將這運用到核潛艇上那不是再先進的聲吶也探測不出來?當然可以,只是就是因為那樣太耗費。我國的蛟龍號船體,浮體等都是鈦合金利用各種複雜工藝加工而成,甚至個別部分都得用到幾十萬美元一平米的「稀有合金」。那這麼看來像潛艇這麼大的身材,像「蛟龍號」這樣如法炮製哪個國家也造不出一個成規模潛艇部隊來。

  

  其次就是戰時沒必要。多少有了解核潛艇的鐵子們都知道核潛艇在發射導彈時都要接近水面才能發射,每個國家的核潛艇都一樣的。因為導彈在水下就算有推進器助飛遇到水的阻力依舊非常大。在海洋中每下降10就相當於在身上增加一個大氣壓,如果太深的話發射導彈可能剛出潛艇就被壓爆了,美軍就在1963年好奇用先進的「長尾鯊號」試探最大潛深時被巨大水壓壓破永沉在大洋底。當然除非你再花高價打造整艦的導彈系統,那就不是戰略威懾了是給自己打造了「牢籠」。

  

  蘇聯在1964年就曾打造當時世界最「先進」的705核潛艇,使用鉛鉍冷卻反應堆和雙層鈦合金打造。下潛達1600米,航速有40節但是出生沒多久就被擱置了。原因就是保養貴,實戰沒多大用。所以在實戰中太深也沒多大用!

  

  現代科技替代深度完成的隱蔽性。核潛艇也會被聲吶探測到這沒錯,所以就像第五代戰機一樣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它的隱蔽性比潛深來說更有實戰意義。像各國給潛艇上塗的靜音塗膜就有利於減少水流對艦體的摩擦造成的聲音,還有利用特殊合金打造的螺旋槳給動力艙裝靜音材料等。

  

  瑞典開發的柴電潛艇號稱是世界上最安靜的潛艇,在演習中能輕易地在美軍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的反潛系統下「遛彎」。美軍的佛吉尼亞核潛艇和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都達到了比海洋背噪高5分貝的靜音程度。

  

  現在我國的「096」級戰略核潛艇將服役或已服役,這是我國最先進的核潛艇航程達20-30多萬公里,使用最先進的靜音手段加上領先的自主研發量子雷達和東風-41戰略導彈改造的巨浪-3戰略導彈。這樣的戰略核潛艇必會讓我國在海洋威懾上實力大增,也證實了什麼叫「中國力量」,叫囂之前是不是先考慮下大洋下面印著五星紅旗的戰略核潛艇作戰群!(梧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