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秦武王嬴盪舉的「龍文赤鼎」到底多重?為何會砸傷他?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6-25 13:29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序言:

  今天的主人公有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嬴盪!

  沒錯,「嬴盪」兄和秦始皇「嬴政」是親戚,他是嬴政的堂曾祖父,也就是贏政爺爺的伯伯。

  原本這位嬴盪兄可能是會以另一種方式名留青史的,如果公元前307年的那一天他不舉鼎的話……

  

  ▲秦武王舉起龍文赤鼎。

  「舉重先驅」嬴盪為了展示自己的男性魅力,於公元前307年大老遠跑去洛陽,在人家家門口舉一隻名叫「龍文赤鼎」的網紅鼎。誰知舉重過程中出了意外,大鼎脫手,砸斷了他的脛骨。於是,秦武王嬴盪,前329年—前307年……

  那麼這隻當時的網紅鼎「龍文赤鼎」到底多重?力大無比的秦武王嬴盪為何會挺舉脫手?如果換一個現代的頂級舉重運動員去試舉的話,結局如何?那隻傳奇的大鼎如今又流落在何處?

  一:舉重運動鼻祖——秦武王。

  秦武王的故事,是這樣結束的:

  《史記》:

  「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 王與孟說舉鼎,絕臏。」

  司馬遷《史記》中的這一段話是說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健身達人嬴盪與好友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一不小心大鼎脫手,砸斷了脛骨,當即兩眼出血氣若遊絲,到了半夜終於撐不住了。然後「秦武王嬴盪,前329年—前307年」……

  

  ▲秦武王試舉龍文赤鼎。

  故事大體就是這樣,那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秦武王,是什麼樣的身份和性格呢?

  秦武王出生於秦惠王九年(前329年),是秦惠文王與惠文後所生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文王薨,嬴盪即位,是為秦武王。

  秦武王嬴盪是一位絕對的力量崇拜者,他本身就長的身高體壯,天生神力,所以從小就喜歡與自己的「勇士」小夥伴們做有關比拼力氣的遊戲。

  烏獲、任鄙、孟說(孟賁)這三位勇士因為力氣大,所以通過重重「考驗」,成為了最受秦武王重用的高官。

  

  二:「龍文赤鼎」的背景來歷:

  好好一個秦武王,為何突然跑去洛陽舉重呢?因為將要被他舉的這隻鼎很特殊。我們來看資料:

  《史記》:

  「十八年,秦武王與孟說舉 龍文赤鼎,絕臏而死。」

  鼎的名字叫「龍文赤鼎」,來歷不簡單。

  龍文赤鼎是夏禹王鑄九鼎之一!

  相傳在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他使用九州的歲幣鑄造了荊、梁、雍、豫、徐、青、揚、兗、冀這九隻鼎,在每隻鼎上分別刻畫了對應九州的山川地形、土地賦稅等信息,大禹以每一隻鼎代表對應的一個州,九鼎意味著天下社稷。

  來看資料:

  《戰國策》:

  「據九鼎,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

  Emmmm~傳說集齊九鼎就能召喚……天下……所以「九鼎」一直被作為夏朝、商朝、周朝三代的鎮國之寶。顛沛流離傳至周王朝時,九鼎被保存在周都洛邑(今洛陽)的周室太廟內。

  秦武王聽說后,當即十分興奮,摩拳擦掌想去將九鼎扛(搶)回家。

  所以當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時,莫名其妙地出現在了周室太廟中時,我們也就不足為怪了!

  他想要「問鼎天下」。

  

  《戰國策》中對於這一段是這麼寫的。

  《戰國策》: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秦武王去討要九鼎的時候,可沒有在客氣!

  至於為何在排成一排的九隻鼎中,秦武王嬴盪偏偏要去試舉「龍文赤鼎」呢?

  《史記》中對於這一段的記載不多,不過清代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對秦武王舉鼎一事進行了詳細描述,雖然是演義,不過也可以作為參考:

  《東周列國志》:

  「秦武王謝弗敢見,知九鼎在太廟之傍室,遂往觀之。見九位寶鼎一字排列,果然整齊。那九鼎是禹王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成一鼎,載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貢賦田土之數,足耳俱有龍文,又謂之「九龍神鼎」。夏傳於商,為鎮國之重器。及周武王克商,遷之於雒邑。遷時,用卒徒牽挽,舟車負載,分明是九座小鐵山相似,正不知重多少斤兩。武王周覽了一回,讚嘆不已。 鼎腹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等九字分別,武王指雍字一鼎嘆曰:「此雍州,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耳……」

  我們回憶一下,九隻鼎,分別代表著「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這九州,而「龍文赤鼎」上對應刻著的是「雍州」,這是古代秦國屬地!

  所以秦武王執意要舉「龍文赤鼎」並要將其帶回咸陽(此雍州,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耳)!

  

  三:龍文赤鼎到底有多重?

  那麼為何天生神力的秦武王舉鼎不成,反而還搭上了性命呢?

  《史記》:

  「十八年,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 絕臏而死。」

  這就要從大鼎的重量說起了。

  「龍文赤鼎」,到底有多重?

  稱量是不可能了,因為據《史記》記載,「龍文赤鼎」早已淹沒在泗水彭城下。

  《史記》:

  「或曰:宋太丘社亡,而 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其後百一十五年而秦並天下。」

  所以我們只能以同時期出土的青銅鼎來推測。

  (1)後母戊鼎,重832.84KG。

  

  ▲後母戊鼎。

  先來看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的鼎,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後母戊鼎」。這隻龐然大物高133CM、口長112CM、口寬79.2CM、重832.84KG。

  而現代運動中,舉重的世界紀錄被保持在抓舉214KG,挺舉263KG。這組數據是基於現代社會營養保障以及專業的運動員訓練水準,也就是說這組數據幾乎是人類的極限!

  那麼回看832.84KG的後母戊鼎,即使天生神力,也沒有人可以舉起來,包括秦武王!所以排除!

  (2)秦鼎,重212KG。

  再看秦始皇家的鼎。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最重的秦鼎出現在秦始皇陵百戲俑陪葬坑中,這隻青銅鼎重約212KG。但是有個問題,秦武王不傻,不可能大老遠帶一隻自家的鼎到周朝首都洛陽去舉重!所以排除!

  (3)大克鼎,重201.5KG;大盂鼎,重153.5公斤。

  接著找國內著名的西周青銅器大鼎。

  

  ▲大克鼎。

  大克鼎和大盂鼎,這兩隻姐妹花一起講。(這兩隻鼎的故事,以後有機會小妹來寫,很有趣。)

  首先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克鼎,重201.5KG。

  大克鼎的姐妹花大盂鼎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重153.5KG。

  但這兩隻鼎的級別不對!首先大孟鼎太輕,其次大克鼎是一個叫「克」的人鑄的家鼎,你可以理解為「克」家的傳家之寶。所以與代表九州之一的「龍文赤鼎」等級不符,按照慣例,地位越高的鼎會越重,顯然「龍文赤鼎」會更重一些。

  (4)淳化大鼎,重226KG。

  

  ▲淳化大鼎。

  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淳化大鼎是迄今所見西周青銅器中最大、也是圓鼎中最大的一隻,重量達到226KG。

  秦武王所舉的「龍文赤鼎」按照形制來推測,應該與淳化大鼎最相近!

  226KG的大鼎,抓手也不方便,真不是誰都能舉起來的。秦武王卯足勁稍稍舉起來一點,最終因為撐不住而殞命了。

  西奇妹說:

  九鼎早已沒於泗水彭城下,幸好歷史仍能從時光風沙中打撈起來。

  23歲的秦武王如果撇除「舉鼎失敗」這件事,所作所為還是可圈可點的,但短命的他偏偏要去舉那龍文赤鼎……所以註定被貼上一個「可笑」的標籤。

  秦武王嬴盪用自己的人生,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一失足成千古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21: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