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20-6-11 19:30 編輯

修路者, 1889, 文森特·梵高
聖雷米庇護所由前海軍醫生西奧菲勒·佩隆(Theophile Peyron)管理, 他對梵谷的醫療幫助似乎很小. 藝術家與阿爾勒(白羊座)hospital in Aries 實習生費利克斯·雷伊(Felix Rey)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並且一直與阿爾勒牧師薩勒斯(Reverend Salles)保持友好關係, 但抵達聖雷米后發現自己與任何形式的溫暖隔絕聯繫. 他無法在思想上或個人上與庇護人員聯繫, 這增加了他的孤立感. 儘管庇護所為他提供了生活框架, 減輕了生活壓力. 提供了他的飯菜和管理者網路但他卻沒有朋友. 他的畫作總是藝術家本人的反映, 因為大部分港口的色調都變得柔和, 如1889年11月冬天所作的修路者中所見. 整個構圖的各個方面都瀰漫著黃色調, 整體構圖各方面的黃色調呈現出令人不安的, 含硫的感覺. 而深色的樹輪廓遮擋了自然景觀並顯得超現實. 正如梵高在12月7日給兄弟西奧的信中解釋的那樣: 我做的最後一項研究是審視村莊風景, 那裡的村民正在工作-在一些巨大的梧桐樹下修整人行道. 因此, 那裡堆滿了沙石, 巨大的樹榦-葉子泛黃, 房屋正面和小小的身影.
https://www.vincentvangogh.org/the-road-menders.jsp

費利克斯·雷醫生肖像, 1889, 文森特·梵高
在醫院康復期間和1月份返回家園之前, 梵高對薩勒斯牧師和實習醫生費利克斯·雷格(Felix Reg)醫生很友好. 兩人忠於職守並在困境中幫助他. 畫家在阿爾勒(Arles)村的另一個真正朋友是郵遞員魯林(Roulin), 他與西奧保持聯繫並向他介紹了梵高的進步. 出院當天雷伊就去了梵高家, 畫家決定儘快畫他的畫像. 幾周后他製作了這幅畫, 據說這位年輕醫生的母親非常討厭這幅畫, 以至於用它修補了雞窩上的一個洞. 梵高對朋友的處理通常是直接的, 他以最少的線條和柔和的色調捕捉了醫生的本性. 然而, 正是他的繪畫方法賦予了作品真實的感覺, 梵高用一點點塗料就創造出一種刺眼piercing, 充滿同情心的外觀.
https://www.vincentvangogh.org/portrait-of-doctor-felix-rey.jsp

阿爾勒庇護所花園, 1889, 文森特·梵高
到1889年3月底, 梵高已經意識到自己無法獨自生活, 通過與妹妹威廉敏娜(Wilhelmina)和西奧的往來, 很明顯他對自己的狀況有了部分了解. 至少意識到自己的無力和自殘傾向, 並寫信給威廉敏娜: 「每天, 我都在採取無與倫比的狄更斯自殺預防戒律. 它由一杯葡萄酒, 一塊麵包, 一些乳酪和一管煙草組成. 梵高三月和四月繼續繪畫, 醫院及其花園. 他的調色板再次變亮, 花園散發東方精緻. 場景之一是圍牆, 花園被醫院的牆壁包圍但看上去似乎並不令人感到壓抑, 綠洲圍牆令人倍感舒適. 俯視廣場的高視角表明藝術家可能是從一樓的卧室繪的, 後面陽台上的許多小人物, 再次證明這是一個藝術家不孤單的地方.

威廉敏娜·雅各巴(Wilemina Jacob, 1862-1941)是文森特的小妹妹. 十幾歲的時候, 和姐姐安娜(Anna )一起在英國(1879-1880). 她在登博斯(Den Bosch)一所私立學校就讀, 然後以保姆身份工作. 威爾從未結過婚也從未生過任何孩子, 而是與母親住在一起. 她曾在萊頓的瓦隆醫院短暫做過護士. 一位早期女權主義者並參加了「全國婦女作品展覽」委員會, 該委員會最終幫助建立了荷蘭國家婦女事務局. 威爾是文森特最親近的妹妹, 也是經常通訊的唯一妹妹. 在她的生命後期與文森特有類似的心理疾病. 1902年威爾被送往Veldwijk精神病院, 一直待到1941年去世, 享年79歲.

西奧 Theodorus (Theo, 1857-1891)是文森特最親密的朋友和知己之一. 曾在Goupil畫廊工作, 後者後來成為Boussod, Valadon&Cie,先後移居布魯塞爾和倫敦辦事處, 然後又移居海牙辦事處, 成為一名成功的藝術品經銷商. 1881年被任命為巴黎分公司經理. 1889年4月與喬·邦格(Jo Bonger)結婚, 並於第二年生了一個孩子Vincent Willem. 西奧支持哥哥文森特不遺餘力, 從經濟和情感上使文森特完全致力於自己的藝術. 在不同的時間, 西奧都與文森特生活在一起或附近. 由於文森特和西奧多年來交換的大量信件, 我們對文森特的生活非常了解. 文森特去世后西奧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 僅在數月後的1891年1月25日就去世了(有一種說法認為死於梅毒).
https://www.vincentvangogh.org/the-asylum-garden-at-arles.jsp
http://blog.vangoghgallery.com/i ... van-goghs-siblings/

約瑟夫·羅林肖像, 1889, 文森特·梵高
梵高給西奧寫了他對「現代肖像」的興奮, 這幅畫不是通過模仿主人公外表而是通過獨立, 生動的色彩生活來呈現人物. 主題羅林(Joseph Roulin)在阿爾勒的一家郵局工作. 他不是郵遞員而是在火車站的官方分揀郵件中擔任較高職務. 梵高和魯林住在同一條街上並成為密友. 梵高畫了許多魯林的肖像, 梵高誇口說這張照片一氣呵成, 是在魯林得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並離開阿爾勒之後畫的. 一些學者認為這幅肖像不是從生活中繪製的, 而是從記憶或以前的肖像中繪製的. 梵高為羅林及其家人繪製了20多幅肖像畫, 在12月給西奧寫道: 「如果我能使整個家庭做得更好, 至少我會按自己的喜好和個體刻畫.」 梵高色彩濃密的肖像畫改變了當時許多藝術家和顧客觀看肖像畫的方式. 1989年,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5,800萬美元從蘇黎世的一個私人收藏購買了這幅畫. 考慮到通貨膨脹, 這仍然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畫作之一.
https://www.vincentvangogh.org/portrait-of-joseph-roulin.jsp

喬和她的兒子文森特·威廉
在梵高博物館找到了一份文件, 說是梵高成名全靠他的弟媳; 鍥而不捨, 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轟動.
-梵谷·邦格(Jo van Gogh-Bonger)是文森特成名背後的女人
梵高只能敢於希望他的作品有一天會舉世聞名. 最近出版的傳記展示了邦格如何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為梵高獻給一切》傳記著重介紹了梵谷·邦格的多面人生. 喬是文森特的弟媳, 一個堅定的女人, 勇敢立於一個男人統治的世界. 文森特應歸功於她.
文森特的所有畫作
與文森特的弟弟西奧結婚兩年後, 喬成為寡婦. 她29歲, 只能照顧一歲兒子文森特·威廉(Vincent Willem). 西奧將文森特的所有繪畫, 素描和信件留給了她. 當時沒有人欣賞他們的價值, 多虧了喬, 這一切都將改變.
讓夢想繼續下去
西奧把介紹哥哥的作品視為工作, 喬在丈夫去世后承擔了這一責任, 希望這能使她與心愛的西奧更加親近. 作為寡婦和年幼孩子的母親, 繼續他的使命當然並不容易.
頭幾年
西奧死後喬從巴黎搬回荷蘭. 她試圖收支平衡並在Bussum經營了一家旅館, 還擔任過英語翻譯. 為了賺一些額外的錢, 但主要是為了提高對文森特的認識, 她有時賣掉他的一件作品. 這就是著名畫作《星夜》進入美國的方式.
梵高展覽
喬採取敏銳的戰略方法來提高對梵高藝術的認識. 除了出售畫作, 她還組織(銷售)展覽並將作品借給博物館進行展覽. 1905年, 她在阿姆斯特丹的Stedelijk博物館舉辦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梵高展覽. 梵高的作品隨後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其藝術品的價格也上漲了.

給西奧的信
文森特去世后不久, 西奧提到了希望結集出版寄給他的迷人信件. 喬對此負責, 對這些信件進行了排序以便可以出版. 這是一項巨大的工作, 文森特從未標信件日期而喬只認識他一小段時間, 為了儘可能多地了解文森特, 喬採訪了梵高一家. 到書信最終出版時, 喬已經51歲. 多虧了這本書, 文森特作為一名畫家的欣賞度不斷提高.
最終銷售
喬出售了梵高的192幅畫作, 以及55幅紙上作品(素描?). 在1924年去世前不久, 她很不情願地將最後一件作品賣給了倫敦的國家美術館: 花瓶里十四朵向日葵. 她寫信給館長: 「這是為文森特的榮耀而犧牲.」 喬了解到確保儘可能多的人看到梵高的作品是多麼重要, 這幅畫將在國家美術館獲得極佳棲身之所.
博物館
喬在出售作品時有明確的願景, 但她也很清楚自己不想賣什麼, 這些作品留在家庭. 喬於1925年去世, 享年62歲, 她所有未售出的油畫和素描, 除文森特的所有書信外, 均由其子文森特·威廉(Vincent Willem)繼承. 這些作品現在位於梵高博物館的中心, 該博物館由威廉於1973年建立. 在他和母親的努力下, 他得以實現父親和伯父的夢想.
https://www.vangoghmuseum.nl/en/ ... ehind-vincents-fame
https://bongerdiaries.org/dagboek_jo_1_section_7
http://www.vggallery.com/photos/engineer.htm
文森特·威廉·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90-1978
西奧和約翰娜(Johanna)的兒子, 以著名叔叔的名字命名, 但在早年生涯中, 他一直在叔叔文森特陰影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努力為自己取名. 威廉1907年進入代爾夫特工業大學, 1914年以機械工程師畢業. 的確, 在他的一生中經常被親切地稱為「工程師」. 威廉姆是一位遠比他的家庭中許多追求藝術的人更為務實的思想家, 他寫道: 「我從沒被教過如何理解藝術(繪畫, 音樂), 對此一無所知. 我尊重它, 但認為它一種不適合我的法術 sorcery.」 儘管威廉沒有分享母親對伯父遺產的熱情, 但他仍然尊重繼承的大量藝術品, 並慷慨地將作品借給了各個博物館. 二戰後威廉對藏品產生了更多的興趣, 他夢想建立一個致力於伯父藝術的博物館. 文森特·威廉對1960年文森特·梵高基金會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在接下來的十三年裡, 他致力於梵高博物館的規劃和建設. 和母親約翰娜(Johanna)一樣, 威廉是專心致志的收藏家. 他的子孫們今天在梵高基金會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AyoFX7OGM
梵高的後裔: 麥克拉德·范·萊爾(Machteld van Laer)和格洛里亞·格魯姆(Gloria Groom)-芝加哥藝術學院(美國印象派收藏重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SsUzaIDsHo 梵谷的卧室 Under Cover : The Science of Van Gogh's Bedroom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