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梅有蟲不能吃?了解 4 點,放心大膽吃楊梅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6-13 13:40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又到了吃楊梅的季節,酸酸甜甜的味道,多汁誘人的口感,簡直讓人慾罷不能。可網上總有些說法,讓人對它們望而卻步……

  楊梅里有小蟲子,吃了會生病;

  楊梅顏色是染的,洗了會掉色;

  孕婦不能吃楊梅;

  ……

  想吃個楊梅真的太不容易了!

  那些「科普」都是真的嗎?我們請來了資深營養師,今天就好好說說楊梅。

  楊梅里有小白蟲,不能吃?

  楊梅里確實可能有小白蟲,因此它也是世間少有的「葷素搭配」的水果。

  楊梅里的小蟲子是果蠅幼蟲。這是楊梅的傳統栽種中很正常的自然現象。而且幼蟲期的果蠅,吃下去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完全不用驚慌。

  如果實在是食慾受影響、心裡有坎過不去,怎麼辦?

  用水浸泡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剛買來的楊梅可以用清水或淡鹽水浸泡一下。少則幾分鐘多則十幾分鐘就能把小白蟲泡出來。而流水沖洗,效果不好。

  如果一次性買的楊梅比較多,要泡過之後,再放進冰箱。

  此外,鹽水浸泡還有個額外好處:可以讓酸酸甜甜的楊梅,吃起來更甜更不澀口。

  至於像用生麵粉或者果蔬清潔粉來洗楊梅,都沒有特別的必要,反而會破壞楊梅的一些風味。

  洗楊梅掉色,是染色了?

  據說,買到家的楊梅拿水一泡,水是紅的或者黑的,就證明楊梅是染過色的。

  然而,除了白色楊梅品種以外的楊梅,都富含水溶性的花青素,只要楊梅熟到一定程度,汁液就很容易流出,把水染成紅色,不足為奇。

  當然,花青素的顏色跟水的 pH 也密切相關,偏酸性的水泡偏向紅色,偏鹼性的水泡就偏向藍色。

  而黑色素通常不是水溶性的,真要是額外染了黑色的楊梅,反而應該泡完剩一碗清水。

  所以對於泡后水變黑的說法,要保持懷疑。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有一點選購建議說得對:

  觀察裝楊梅的籃子,如果邊上被染得到處都是紅色,同時楊梅偏軟、有酒味,都說明楊梅可能放置時間偏長、不太新鮮了。

  糖尿病和孕婦,不能吃楊梅?

  擔心血糖高,並不意味著水果一點都不能吃。

  楊梅的含糖量,在水果中是算較低的,大約 7% 左右,而且血糖反應也不算高。還有研究表明,有的品種的楊梅含有一定的降糖降脂活性物質。

  所以,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也依然可以吃楊梅。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而對於孕婦來說,目前並沒有研究發現楊梅對孕婦和胎兒有影響。

  孕婦適量食用楊梅不僅可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含有的檸檬酸還可以幫助各位準媽媽緩解孕吐,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

  注意別吃多

  如果每天吃楊梅及其它水果的總量在半斤以內,問題就並不大。

  如果是本身血糖就偏高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食用,也不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動。

  要小心變質

  楊梅比較不耐儲藏,稍放個幾天就非常容易變質、有酒精味。

  所以要放在通風陰涼處,最好放冰箱或用冰袋保護;吃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吃壞掉的,不然容易拉肚子。

  這些東西,不能和楊梅一起吃?

  楊梅不能與海鮮同食?

  謠言說,所有水果都富含維生素 C,海鮮都含有砷類物質。

  然後維生素 C 會和砷反應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像橙汁、檸檬汁等常見水果和果汁都不能和海鮮同食。

  目前關於維生素 C 與海鮮同食會中毒的,全都是虛假新聞。

  這種中毒現象真要發生,大概需要一口氣吃下四五百隻蝦,並且同時馬上吞下超級多的維生素 C 片才行。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楊梅與黃瓜不能同食?

  這個謠言,其實傳得更廣的是西紅柿與黃瓜不能同食。

  謠言說:黃瓜中含有維生素 C 分解酶,會分解楊梅(或西紅柿)中的維生素 C ,造成營養損失。

  這麼說是錯的。

  開什麼玩笑?大家忘了黃瓜也含有維生素 C 了吧,怎麼可能有這種分解現象,偏偏要對黃瓜以外的食物起作用呢?

  楊梅不能與牛奶一起吃?

  謠言說,楊梅(以及各種水果)含有果酸,會使牛奶蛋白凝固,影響吸收。

  牛奶進入咱們的胃中,需要先和更強的胃酸反應被消化掉。

  水果中的弱性有機酸能對蛋白質吸收產生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知道了這些,是不是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吃楊梅啦?

  最後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

  每 100 g 楊梅,熱量只有 135 KJ,糖只有 6.7 g 。

  而大家常常用來減肥的蘋果,熱量約是它的 1.8 倍,糖更是它的 2 倍哦~

  愛吃楊梅的你,趕快分享給大家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