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何你成了窮光蛋?美國人:因為這五個原因!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5-28 11:1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貧窮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在「自由」的美國,許多白人朋友一談到這個話題還是微微一笑,表示導致人們沒錢的最大原因是——缺乏可繼承的資產。

  當然了凡事不能一概而論,聒噪的美國網友們總結出「造就窮光蛋的5個原因」,它們是:

  沒有一技之長。

  文盲。

  花錢不帶腦子。

  精神病患者。

  住在窮鄉僻壤。

  話里話外還是拍著胸脯地表達出對這片「美國夢」土地的自信,因為排除上面因素,你只要努力、受教育然後擁有一技之長,總會有錢花。

  但是到了最後,大家似乎都無法否認「繼承資產」對發家致富的強勢援助。

  所以說到底,在普通美國人的眼中——「脫貧」要靠自己,「致富」還是要拼爹。

  作為參考,現如今美國家庭年收入(大約)在31000美金以下就屬於貧困人口。

  2. 「美國夢」的前提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什麼是「美國夢」。

  所謂美國夢的真正含義,就是「無論人們出生的在哪裡,或者是什麼階級,都可以通過犧牲、冒險和努力來獲取成功,並在社會階層中向上流動。」

  這非常令人感到鼓舞,而且道理也的確沒錯。

  但是即使在這個概念的出處——1931年的暢銷書《美國史詩》中也不免提到:「房屋所有權和教育通常被視為實現美國夢的途徑。」

  這就是「美國夢」的隱性前提了。

  

  就像我一個白人同學吐槽的那樣:「你如果家裡沒有房子,肯定就要為許多固定支出奔波,有限的開銷就無法支持你像有錢人那樣追求頂尖的教育,私立學校就更不用想了。」

  「再然後你進入了普通的公立大學或者社區大學,你的導師也許是跟你相似出身的傢伙,科研經費也肯定爭不過那幫斯坦福大學或者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那幫超級怪物——你知道,學術研究就是砸錢——你的導師沒錢,你做出今後讓你挺直脊梁骨的成就的概率也相當渺茫。」

  想想當初我們分子生物實驗室教授為了發篇文章,研究經費就花了300多萬美元,實驗結果還有很多瑕疵。

  夢想之路果然是金磚鋪就的,唉。

  3.擺脫貧困

  但是話說回來,即使你沒有「皇位」要繼承,只要肯努力,在美國脫貧並過上小康的生活還是不難的,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要移民過來的原因。

  Brookings institute曾進行過研究,結論是如果你人在美國,並做三件簡單的事情,你將有93%的幾率永遠擺脫貧困的生活。

  93%概率脫貧,想想也蠻高的。

  這三件事情就是:

  讀完高中。

  結婚前別生孩子。

  堅持一個工作,別輕易跳槽。

  聽起來很簡單對不對?但是要知道現如今的美國,有四分之一的「父母」都是未婚狀態。

  當然了許多明星也是未婚父母,但是畢竟是個案,和大數據比起來還是風毛菱角。

  

  普遍來說,已婚父母通常在經濟狀況上要比未婚父母要好。「負責任」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在基本不收「份子錢」的前提下,美國人結一次婚的平均開銷為3萬美元左右,像洛杉磯或者紐約這種地方甚至會達到十幾萬美元——所以有能力辦婚禮也是一種經濟實力。

  要知道許多美國人平時是沒有存款的,你讓他突然一次性拿400美金現金都拿不出來。

  4.「新錢」和「舊錢」

  談到美國的富裕階層,這就回到了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可繼承的資產」話題上了。

  咱們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富不過三代」,但是美國許多令人生畏的資產可是傳承了好多代的——而且還會有規律地繼續傳承下去。這就誕生了兩個辭彙「新錢(New money)」和「舊錢(Old money)」。

  「新錢」指的是「富一代」剛剛創造出來的財富,而「舊錢」指已經傳承了數代人的財富。

  「新錢」的所有者典型例子就是扎克伯格了,他雖然衣著樸素,但是會花3000萬美元購買房產,他經歷過普通人經歷過的一切,熱衷慈善因為他了解那些有需要的人。

  而通常來說「舊錢」擁有者就會相對低調一些,他們會帶著繼承的傳統,把資金長久地留在家族中。

  

  但是另一方面,美國的「舊錢」也沒那麼古老。主流概念里所認同的諸如卡耐基、范德比爾特、摩根、洛克菲勒、梅隆等人。但是這些財富對一般人來說確實是天文數字。而且以舊錢為生的人往往被視為擁有真正上層階級的特徵,換句話說就是:貴族。

  他們不是隨便的,但也不是塵土飛揚的。他們會穿著沒有標識的定製便服去打高爾夫。他們的「豪宅」並不奢華,汽車也不是頂級,而且他們的慈善事業也很保守——因為他們對幫助窮人不太感興趣。他們過著精緻高檔的生活方式,自己和下一代都在頂級的私立學校接受教育,他們對普通公眾保持超然的態度,只與和自己相同階層的人交流,從來不知道「財務掙扎」是什麼感覺。

  

  但是無論是「新錢」還是「舊錢」都是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前者概率太低等同奇迹;後者空中樓閣無法觸及。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比起來,社會階級流動性很差的原因之一。

  5. 曙光

  雖然「發財」的概率令人絕望,但是在自己的「階層」里實現大幅度跨越,美國的可能性還是可觀的。

  為什麼呢?拿這次疫情來說,先不說特朗普捅得一堆簍子,美國政府對待失業人群的福利待遇還是相當不錯的。失業救濟金每個月一發就是幾千塊美金,搞得人都不想上班了。

  更有甚者,許多人甚至辭職回家領救助金——因為不幹活領的錢比自己幹活的工資還多!

  這些人居然完全不擔心自己辭職后,過陣子復工,老闆還會不會給你留著這個崗位?

  美國就是這樣,美國人也就是這麼灑脫,這就給了願意努力的人許多機會。

  我自己上班的公司以前就出現過一個奇葩的狀況:一個胖子員工在午飯期間被西瓜砸傷了腳,居然申請工傷(成功),然後順便去治療了自己原本就受傷的膝蓋(太胖了)並讓公司負擔所、有、費、用。

  更奇葩的是接下來數個月以「養病」為由在家呆著,公司還要發至少超過60%的薪水(法律規定)而且不能辭退。

  但是老闆畢竟也不是冤大頭,這人復工之後雖然不能辭退,但是和另外一個低級員工調換了崗位,薪水減了許多不說還丟失了許多客戶,提成也沒了。她也沒有理由上訴,因為這是公司根據業績進行的「合理人員調整」。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而正因為有許多被美國「人性化過頭」的法律、法規、福利待遇「慣壞了」的人群存在,真正願意努力奮鬥的人就有了許多上升的空間。

  同時由於美國對於創業的桎梏很少,對職場上上升到頭並觸碰「透明天花板」的同胞們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但是就目前來看,橫豎等到這波疫情過後再說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