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國核武器是需要增加還是削減?烏克蘭的遭遇給了我們一個警示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5-26 09:1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創 大國銳評

  

  最近這段時間,關於核武器的問題成為一個熱門討論的話題。主要是因為美國人打算把中國納入美俄之間的核武器削減條約之後,這引起了很大反響。

  包括《環球時報》總編在內的多名業界大佬紛紛反其道而言,表示中國要增加核彈頭數量。而網路上也出現另一種聲音,表示增加核彈頭數量恐怕不利於國際局勢穩定,我們可以適當削核。

  增核還是削核?這是一個問題。

  俗話說,以人為鏡、以史為鑒,實際上,過去就有這麼一個國家面臨過相似的選擇,如今這個國家又如何呢?

  1991年12月,強大的蘇聯轟然倒塌,烏克蘭也結束了和俄羅斯的結盟歷史,成為一個獨立國家,並且參與「瓜分」蘇聯的龐大軍事遺產,而核武器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

  而根據美國情報局的報道,在1992年,烏克蘭境內有1950件戰略核武器和1883件戰術核武器,並且發射核武器的載體也不少。

  

  當時烏克蘭擁有220枚洲際彈道導彈,其中包括130枚射程達到16000公里的R-36洲際彈道導彈,此外烏克蘭還得到了25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19架圖-160戰略轟炸機以及1080枚可攜帶核彈頭的Kh-55巡航導彈。

  而且一家大型的核武製造工廠就位於烏克蘭,也就是說那時的烏克蘭不僅核武器底子厚,還有能力製造核武器。

  憑藉龐大的蘇聯遺產,一夜之間,烏克蘭成為僅次於俄羅斯與美國的全球第三大核武器大國,並一度與俄羅斯和美國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突然就多出了一個核大國,讓美國、俄羅斯以及歐盟國家簡直如坐針氈,冷戰時期的核陰霾依舊籠罩在歐洲上空。當時,美國、英國和俄羅斯一拍即合,決定聯合起來「忽悠」烏克蘭,以提供援助和保護為幌子來要求烏克蘭銷毀國內的核武器。

  

  當時的烏克蘭儘管擁有很多的家產,但依舊面臨一個嚴峻問題:沒錢。核彈、航母以及轟炸機都不能當飯吃,而且如此龐大的核武庫需要有大量的資金來進行維護。剛獨立出來的烏克蘭還沒有走出經濟困境,在政治舞台上也顯得很是稚嫩,於是美俄決定趁早解決掉這個隱患。

  1992年,烏克蘭與俄羅斯和北約簽署《里斯本協議》,規定烏克蘭同意放棄核武器成為「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從1992年到1996年,烏克蘭開始了大規模銷毀核武器的運動。到了2001年,烏克蘭甚至連核武器的載體也開始銷毀,像地面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器進行拆除,而且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部分交給俄羅斯,部分直接摧毀。

  

  後來的事情我們也知道了,美國給出的承諾基本等同於空頭支票,承諾的援助反倒成為了美國人給烏克蘭施壓的手段,而俄羅斯則是毫無顧忌地拿下克里米亞。烏克蘭本只想自廢武功換來獨善其身,卻最終被忽悠瘸了。如今,烏克蘭經濟凋零,國內局勢依舊不穩定,和他們的理想相去甚遠。

  看到烏克蘭的遭遇,相信大家也和小龍鴿一樣,唏噓不已。雖然說,那時候核武器對於烏克蘭的確是一個負擔,但是將底牌完全暴露出去以及對他國的「勸諫」也絲毫不留個心眼,最終導致了這樣一個結果,相比之下俄羅斯則明智得多,至少你不清楚俄羅斯的核武器中到底有多少枚核彈還能打出去,但已經足夠嚇倒對手了。

  不過烏克蘭也給了我們一個警示,至於我們國家在對待核武器問題上要怎麼做,想必大家通過烏克蘭的遭遇也能有個清楚的認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