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Molly還是魔力?只要一顆卵子就能做成胚胎的Gen 5新晉高級胚胎師

[複製鏈接]

22

主題

24

帖子

41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V:Gen5-Irvine

Rank: 3Rank: 3

積分
4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ood醫生 發表於 2020-5-20 07: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Molly, 魔力!Molly, 魔力!
-Molly Chou, Gen 5生殖醫療中心的魔力胚胎專家!

初次與Molly遇見,純屬偶然,她像一個不經世事的小姑娘,我不知她是誰,但感覺單純中又透著專業,寥寥數語過後對她的好奇只在心中留下一個淺淺的問號。

再次與Molly遇見,是在Gen 5 生殖醫療中心,得知她就是傳說中的微促屆女神級別的胚胎學家,肅然起敬,想要採訪她的想法愈加強烈。

8月,採訪如約而至。
Molly 穿著隔菌服,口罩也還掛在胸前,從實驗室直接來到我們約見的會議室。Molly 來自台灣,台灣中山醫學大學胚胎專業畢業后,在台灣做了8年的胚胎師。因過硬出色的技術被邀至美國做交流項目,后留在美國,並在業界非常有聲望的以微促著稱的某生殖醫療中心做首席高級胚胎師。

這一做,又是一個8年。
而現在,Molly結緣Gen 5,正在創造更多的微促屆奇迹。

我:為什麼選擇來到Gen 5? 我的問題顯得沒有任何迂迴。

Molly:人生是有不同階段的,就像從嘗試不同醫學領域到確認自己最愛的還是胚胎學,就像我從台灣來到美國,從傳統促排到微促專攻的轉變。我只能說,在上東家生殖中心的八年,除了必須的外出研討和會議,甚至未曾請假一天,我將實驗室所有的工作囊入懷中,未讓那裡的領導有過絲毫的擔心。

但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我可以問心無愧地離開,稍作休息,遇到更適合自己的Gen 5,一切都很水到渠成。
molly
魔力胚胎專家molly

我:那Gen 5給你的第一印象以及工作后的感觸是什麼?

Molly:Gen5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每個人都很專業,很耐心,很友好,這是我的初印象。現在也就職一個多月,這種感覺更加強烈。每個客人都在得到很好地照顧,客人的反饋與感恩也讓我覺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義。這是與之前工作時完全不同的感受。

其次,就是我們的實驗室,這真是世界上最一流的胚胎實驗室了,規模之大、設備之先進齊全,一開始我還有些不習慣,現在好喜歡好享受。

Gen5實驗室

我:作為Mini-IVF 微促和自然周期的專業胚胎學家,能給我們講講什麼是微促嗎?

Molly: mini-IVF 是在促排周期內根據不同情況少用藥或間隔用藥,專註在每個周期的優勢卵泡,最大的目的是拿「有用」且「好品質」的卵子,而不是追求多但品質參差不齊的卵子。Mini-IVF精髓就是,只是是有好品質的卵子,哪怕一顆,也能成功懷孕。

我:那是不是高齡和卵巢功能不佳的人群才適合Mini-IVF?

Molly: 其實不然。Mini-IVF 是任何族群,任何年紀,任何卵巢功能都適用。首先微促是高齡或卵巢功能不佳的福音,因為這樣的群體已經不適合傳統促排更不適合大促,拔苗助長取到的卵子質量都不盡如意。但因為低齡、卵巢功能好的群體,只要取出大概傳統促排一半的卵子,卵子各個有保障,成功率是一樣高的。同時又有效的預防了卵巢過度刺激等風險,周期后的恢復也會更快。

我:作為Mni-IVF的專業胚胎學家,與傳統胚胎師有什麼不同么?

Molly:胚胎師除了專業知識和素養,經驗積累也尤其重要。微促多是幾次取卵作為一個周期,那作為微促胚胎師,經手的case是更多的。像我自己,培養過超過一萬多個取卵周期。而且因為每次做單精子胞漿內受精是要一鼓作氣完成的,試想下,對3-4個卵子進行受精的專註度,和要對20-30顆卵子進行受精的專註度是不同的。

我:那受精后的養囊到底都做什麼呢?相比其他胚胎師,你那麼高成功率的秘訣是什麼?

Molly:每位胚胎師習慣不一樣,我很注重卵子受精的時機和養囊箱,很注重胚胎在箱外的處理時間,實驗室的資質和設施也很重要。例如一家實驗室的養囊向只能同時接受10個case的規模,那現在有20個case,那勢必會將不同階段的case放在同一個養囊箱里,這樣打開養囊箱的次數增加,對胚胎一定是有影響的。

但在Gen5 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我們的實驗室很寬敞,儀器比一般的實驗室要多很多倍。說到秘訣,流程大家都了解,除了天賦和後天經驗累積,態度決定一切。像我自己有個習慣,我一定會早上吃得飽飽,一頭扎進實驗室,不管這一天有多少case,我一定會一鼓作氣完成後才走出實驗室。什麼電話響了,有人找了,我都不會理會。沒有人能夠干擾到我。

我:那你覺得胚胎師最寶貴的品質是什麼?

Molly:我覺得是對待卵子胚胎的態度。這些年我也面試過很多胚胎師,我都是讓他們直接做ICSI等實驗室養囊步驟給我看。除了看他們是否有嫻熟的技術,更看他們的態度。

例如一次演示受精一半,面試胚胎師的電話響了,那位胚胎師就直接接起了電話,我當時便請她走人了。沒有對病人的仁心,不理解每一顆卵子的意義、沒有注入專註投放感情是註定不會讓胚胎賦予意義的。我認識的優異的胚胎師,多是了解試管背後的疾苦與期盼、非常專註、不善言辭,不善社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