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身邊有皮蓬、羅德曼,為何很少人會說喬丹是抱團奪冠呢?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5-10 16:0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抱團,抱團的理念是在球員本來就有名氣和實力的情況下,把他們聚集在一起,組成一支隊伍,通常來說,就是在打球之年主動轉會去尋找巔峰隊友。那喬丹還算得上是抱團嗎?儘管在奪冠期間,他和皮蓬、羅德曼這樣後來被選進了名人堂的隊友們一起工作,但這些隊友在與他一起工作之前都不屬於名人堂級別。

  

  一般來說,幾個巨星之間的差距並不太大。儘管皮蓬還不錯,但與喬丹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羅德曼只防守,所以,整體上還是以喬丹為核心。在其他級別的球員中,皮蓬和羅德曼依然是輕而易舉地獲得冠軍,但是換了喬丹,馬上就沒有機會奪冠了。反過來說詹姆斯,三巨頭,拿韋德波什與他相比,差距不大,甚至韋德也不比他差,韋德與奧利爾在獲得總冠軍之前,就已經證明了自己,即使他們獲得了冠軍,也不能算主要功勞,這三個人,韋德與波什,實際上都是做出了一定的犧牲,成了所有人。

  

  看看科比,在那個年代,奧尼爾是核心,不說什麼雄心壯志,換個其他優秀的得分後衛,奧尼爾也能拿冠軍(韋德後面就證明了)。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湖人是科比的核心,其他的球隊,基本上都只會圍繞科比打球,奪冠,當然也算是科比的一支球隊,但是科比的實力與喬丹的奧尼爾相比實際上還是有差距的,所以需要給他組多個強援。現在的小球時代,一支球隊,沒有幾個非常出色的射手,就不可能奪冠,所以一支球隊基本看不出最核心,只靠幾個非常出色的射手,所以只能看起來更像一個抱團取暖。

  

  要想和頂級球星聯姻,就必須主動出擊

  談到抱團,不得不提到詹姆斯,他在2010年主動離開騎士,加入了原來有韋德的球隊,並引進了波什的邁阿密熱火,這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抱團,一方面,當時的韋德已經是聯盟頂級的三巨頭,與詹姆斯基本處於同一層次,而波什也是聯盟頂級的大前鋒,場均20+10的數據都很可靠。

  

  另外一方面,主動這個詞很重要,詹姆斯自己選擇放棄克利夫蘭,與實力更強的隊友搭檔,這在傳統的觀念中等於是在走捷徑,後面加入勇士隊的杜蘭特也是同樣的抱團,而喬丹生涯中從未主動想要轉會,他也沒有選擇與同時代最好的球員搭檔,比如奧拉朱旺、卡爾馬龍等人,而是在公牛隊不斷磨練自己,直到擊敗對方。

  

  在成為巨星之前,皮蓬和羅德曼都是在喬丹之上

  看一下皮蓬和羅德曼,皮蓬在遇到喬丹之前是個新秀,他沒有在高中或大學階段就成名,而加入公牛之後,他不斷地與喬丹進行技術交流,把自己鍛煉成了一個攻防兼備的球星,可以說,沒有喬丹,皮蓬就不可能是現在這個樣子,他的防守能力是建立在每天與喬丹一起訓練的基礎上,然後一步步成為全明星,成為公牛最佳的二當家。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羅德曼身上,雖然他在活塞是兩屆最佳防守球員,但很少有人認為他是一個頂級球星,甚至在馬刺隊也是名副其實的刺頭,是喬丹和傑克遜讓他變得乖乖聽話,所以人們應該說喬丹把皮蓬和羅德曼塑造成了名人堂球員,就個人實力而言,他們也許都達不到現在的水平。

  

  「抱團」就是對方能力超強,並在黃金時期與你聯合,顯然喬丹不是,皮蓬青澀時期就開始在喬丹的磨練下逐漸成長,羅德曼是馬刺要掃地出門的球員,喬丹需要督促他的職業態度。這種結合與抱團的概念不符。在喬丹的話中,他從不向最強的對手提出組隊要求,而是尋求如何擊敗最強的對手。

  

  自1998年退役以來,喬丹一直效力於公牛隊,他的職業生涯早期曾遭遇過公牛隊的糟糕戰績,但一直沒有離開,一直在公牛隊打球,直到最後幫助球隊獲得了兩次三連冠,這其中是否有過雄心壯志?不!

  

  籃球賽是集體項目,喬丹再強,也需要人幫忙。但是,喬丹顯然不屑走「抱團」這條捷徑,連續三年被活塞淘汰,喬丹沒有退縮,也沒有泄氣,硬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在奪冠之路上一錘定音,從此再也不敢挑戰自己的歷史地位。因此,沒有人認為喬丹是一個野心家。

  

  總體來說,喬丹在公牛隊的巔峰時期一直沒有離開過,皮蓬和羅德曼也在公牛隊逐步走上正軌,他們在與喬丹合作前都沒有成為超級巨星,這跟抱團有本質區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4: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