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經濟數據崩跌,印度「過河拆橋」后,擬迷惑上千家美國公司進入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5-10 16:20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創 BWC中文網

  印度官方在5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4月日經綜合PMI錄得歷史新低值7.2,遠低於路透調查預估的40和50的榮枯分水嶺,個位數的結果往往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中最為極端的結果。同時,印度服務業活動也遭遇了讓人難以置信的迅速崩跌,印度4月日經服務業PMI實際公布值5.3,前值49.3,預期值54.0,並已經導致印度企業裁員人數出現歷史性激增,並加劇了人們對亞洲第三大經濟體陷入深度衰退的擔憂,這在新冠狀病毒在印度持續蔓延和全球經濟需求受到重創的環境下變得更加明確。

  

  根據印度衛生部官方網站5月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升至59662例,根據印度經濟時報上周援引的機構分析表示,如果印度的新冠確診病例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長,那麼到到5月底將接近25萬例,這對印度經濟將造成重大壓力,綜合印度官方公布的崩潰數據和國際機構的預測數據來看,新冠病毒疫情對印度經濟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印度經濟體系或已經不堪重負,且印度不具備應對新冠疫情的能力,緊接著,印度當局稱,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地應對病毒,那麼我們的國家經濟將倒退21年。

  正基於此,印度前首席統計學家PRONAB SEN在5月8日表示,印度財政赤字將擴大到GDP的5.5%以上,而不是預計的3.5%,美國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在5月8日發表的報告中也將印度評級的風險進一步下調至次投資級別,野村證券評論稱,惠譽可能會進一步下調印度經濟的負面展望,穆迪表示,印度的經濟年度預算凸顯了經濟增長困境可能給財政整頓帶來的挑戰,預計該國本財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零增長。

  

  穆迪在本周發表的報告中重申,「我們在短期內不太可能上調印度的負面展望,只可能下調印度的評級,該機構解釋道:「該國經濟增速迅速放緩使得財政收入減少,再加上為應對新冠狀病毒出台相關的財政刺激措施,我們預計未來幾年印度政府負債率將升至GDP的81%左右。

  稍早前,據IMF最新報告顯示,印度是所有新興市場中債務率最高的國家,2019財年一般政府債務已經激升至佔GDP的68.1%,根據印央行在上個月數據,雖然外儲達到創紀錄的4756億美元,但據經濟學人雜誌報道,截止2019年底,該國公共債務已經快速度增加到了1.17萬億美元,占外儲的250%。比如,為應對新冠狀病毒,上周,印度公布了一項1.7萬億盧比的刺激計劃,包括通過直接發錢和發糧來救助貧困人口,另外,數周前,印度發行了約1.52萬億盧比的債券,這給本已脆弱的公共財政造成壓力,並導致赤字急速擴大。

  

  據路透社稱,目前,印度經濟正在迅速減速,預計印度GDP將收縮5.2%,在過去的一個月內,失業率從8%翻倍至16%,很可能會創下自1991年經濟自由化以來最差的增長表現,正基於此,分析認為,在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加大,印度經濟可持續性並不強,正如BWC中文網財經團隊在三周前報道中指出的那樣,印度總理駕馭了2014年至2017年的虛假的GDP數據,但此後經濟增長已經崩潰,因而受到嚴厲批評,比如,經濟學家們更是不斷質疑印度經濟數據存在造假。

  與此同時,印度經濟卻似乎正在「過河拆橋、得魚忘筌」,據俄衛星通訊社二周前援引印度工業和內貿促進局最新修改的外資政策顯示,該國大幅增大了與印度陸地接壤國家的企業在印度投資的難度,這一投資政策的調整對外國投資者影響不言而喻,與此同時,據彭博社5月9日援引知情人士的分析稱,據悉印度擬吸引上千家美國公司遷出印度的鄰國市場,並進入印度市場,該外媒稱,「印度優先考慮醫療設備供應商、食品加工、紡織品、皮革以及汽車零件製造商等企業」,但也有分析顯示,考慮到印度糟糕的投資環境,估計印度這種不擇手段的迷惑之舉並不會得以實現。

  

  而此前,穆迪曾經連續三次下調印度GDP增長預期,並表示印度主權信用評級類似的國家相比,其信用風險級別和債務水平明顯高企,這就意味著印度的借錢能力將大大降低,而按經濟學人雜誌的解釋就是,印度經濟之所以這麼脆弱,在於外部美元債務高企和在對外投資政策上反覆無常,核心癥結就是印度想與華爾街集團做利益交換,因為,現在印度的國內銀行已經背負著高達20%的壞賬,顯然,在印度經濟連續大跌,且沒有雄厚的外儲財力和外資持續流入支撐的情況下,印度的「5萬億美元經濟體計劃」更像是海市蜃樓。

  對此,經濟學家們一直在對市場發出警告和提醒,債務陷阱將會導致一些外儲薄弱,結構性赤字高和經濟結構脆弱的經濟體一夜間陷入外部資金流動性和市場困境,比如委內瑞拉就是次貸危機之後陷入美元陷阱困局的典型國家,不過,按現在的最新數據和國際機構的預測來看,委內瑞拉並不會孤單,而這背後的邏輯也很簡單。

  

  現在,華爾街的利益集團正盯著市場,準備做空,哪個國家要是外儲不足,一旦經濟稍微動蕩,就會被大肆做空,昨天是辛巴威、委內瑞拉,而明天就很有可能是印度和越南,按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稱,按人均計算,委內瑞拉的GDP總值是印度的7倍還多,印度何時成為下一個委內瑞拉?希望不要超過30年,對此,彭博社稱,投資者已經對印度經濟(莫迪經濟學)失去了希望,而這背後正是印度經濟數據已經連續出現崩潰,可能正在醞釀一場經濟和美元金融奴隸風暴,而近幾周來,印度盧比兌換美元更是跌至創紀錄新低就是最好的邏輯印證。(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0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