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醜聞!印度內部出現巨大矛盾,這一次俄羅斯人還是犯了致命錯誤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5-5 10:31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為陣風戰機

  在2019年10月,印度空軍接收了首架法國達索陣風戰機之後,並沒有帶來預想中同其價格相當的期待。印度人表示對法國「 奇迹戰士 」感到失望。

  日前,印度航空門戶網站掀起了印度國防部採購法國陣風戰機的新一輪醜聞,從2015年起,關於這起離奇的武器裝備採購就在印度國內引起紛爭不斷的巨大矛盾。印度媒體稱,這一醜聞震驚了整個印度。

  印度空軍採購陣風戰機的交易其實震驚的不僅僅是印度國內,也在全球引發了轟動。在印度人尚未簽署這筆協議時,全球最昂貴的戰鬥機屬於洛克希德·馬丁生產的F-22隱身戰鬥機,洛馬將這款戰機以1.5億美元出售給美國空軍,之後洛馬生產的F-35隱身戰機僅以1億美元出售給美軍及其盟友。

  但是印度人一出手,便改變了全球戰鬥機的市場定價體系,印度空軍以單價2.18億歐元的價格購買了36架法國達索陣風戰機。俄羅斯軍事觀察人士稱,這顛覆了軍事界幾乎所有人的常識,但是印度人卻習以為常。

  

  圖為陣風戰機

  印度媒體披露了這款戰機交易的一些內幕,稱法國人一開始的報價並沒有高得如此離譜,而是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那個時候印度空軍準備採購126架。不過在2014年情況急劇變化,印度總理莫迪將126架訂單削減為36架。2016年簽訂協議的時候,單機價格飆升到2.18億歐元。

  法國人解釋的理由如下,價格突然上升是因為印度將採購數量降低到了三分之一,這麼小的規模生產,價格必然上升,如果印度恢復到此前的約定的126架,價格將恢復到正常水平。

  但是法國人的謊言很快被戳穿了,因為達索飛機廠一直在生產這款戰機,除了提供給法國航空部隊,還在為卡達空軍生產36架,也就是說,達索不存在因為生產規模變小導致成本上升的因素。

  那就讓人很奇怪,法國人將價格提升到2.18億歐元,印度人還是簽署了這份訂單,那麼漲價部分錢到底是誰拿走了?這在印度是個懸案。

  另外,更加不可思議的是,一開始,印度國防部積極推進武器國產化政策,但是法國人拒絕了,法國人的理由是,印度沒有生產先進戰鬥機的基因,如果印度強行生產,屆時因為印度產陣風戰機發生墜毀或是爆炸事故,那麼將會給法國達索良好的聲譽造成毀滅性打擊。離奇的是,這樣的解釋印度人也坦然接受了。

  不管如何指責印度國防部,這筆訂單木已成舟,無法改變。但是印度媒體近期炒作該事件,在印度國內掀起巨大爭議目的並非想要推翻該協議,比較莫迪總理還在台上,想要推翻該協議幾乎不可能。但這是印度各方正在為即將舉行招標的114架新戰鬥機採購合同爭奪話語權。

  

  圖為戰機

  印度空軍一直存在歐美派系和蘇俄派系之爭,在採購陣風戰機時歐美派系獲勝。這一次114架新戰機的採購,蘇俄派系正鉚足了勁頭。

  目前,114架採購招標美國F-21和F/A-18E、歐洲颱風、瑞典鷹獅以及俄羅斯米格-35參與了競標,有意思的是,法國陣風這次放棄了。

  大部分分析認為,最終勝利者將會在F-21和米格-35戰機中產生。俄羅斯人這一次看到印度國內產生巨大矛盾,也見縫插針地宣傳米格-35,稱這款戰機屬於4++戰機,遠比換了個編號的單發戰機F-16先進。

  不過,這一次俄羅斯人似乎還是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米格-35報價5000萬美元,只有F-21一億美元的一半。俄羅斯人似乎忘記了印度人有重新定義戰鬥機價格的能力,沒有給印度人留下操作的空間,5000萬美元一架的戰鬥機怎麼賣?這也太瞧不起印度空軍了,這讓印度國內的蘇俄派就是想幫忙也缺少了動力。

  相對來說,美國人將F-16換成比F-22少1個數的F-21,報價一億美元,美國人一出手簡直是直接擊中了印度人的軟肋。(再言)

0

主題

1209

帖子

3600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600
沙發
北極天翁 發表於 2020-5-6 16:01 | 只看該作者
總理介入當然是拿去曾價部分啦,鵝國人很有經驗,知道隨著阿叉官員的一層層介入價格肯定會直上雲霄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6: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