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同為鴨翼布局的三代機,為何鷹獅在全球大賣,殲10卻無人問津?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5-6 09:36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創 利刃號

  利刃/縱橫論

  戰鬥機的鴨翼設計可謂有利有弊,一方面極大地提升了戰鬥機的機動性能,但另一方面也令飛機的隱身性被極大地削弱,且在在大迎角情況下容易失速。當今世界上,採用鴨翼設計的戰機不少,典型的有瑞典製造的JAS-39鷹獅戰鬥機,和中國製造的殲-10戰鬥機。同比來看,這兩款飛機都屬於鴨翼布局輕型三代機,以機動靈活見長。

  

  從兩款飛機的外銷成績來看,應該承認JAS-39是國際軍火市場上的寵兒,捷克、南非、巴西等國都購買了這種飛機。但殲-10到目前為止,外銷成績仍然是0。僅僅從軍售成績看,兩款戰機似乎有著天翻地覆的差別,但這兩款飛機的價格,差距並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麼懸殊。殲-10的價格並不高,例如外銷版本的殲-10C報價只需要4000萬美元,即使加上附屬設施和彈藥的費用,這個價格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而JAS-39鷹獅的價格也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便宜,巴西購買JAS-39時,用54億美元購買了36架,雖然包括了配套部件,但這個價格仍然是非常昂貴的。

  

  在價格不比對方昂貴的情況下,銷量有如此巨大的差距,那麼一般來說問題應該就是出在性能上。然而,客觀上分析,殲-10C的性能和JAS-39鷹獅比起來,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JAS-39鷹獅的戰鬥力應該說較為平均,各方面都不差,但也沒有太好,屬於一款中規中矩的輕型三代機。而殲-10C採用DSI蚌式進氣道,這個設計大幅降低截雷達反射面,加上隱形塗料的加持,殲-10C被認為有較好的雷達隱身性。更重要的是,殲-10C的雷達航電系統非常強悍。

  

  雖然殲-10C的雷達性能非常保密,但從公布的部分雷達例如KLJ-7A來看,這種雷達比老式殲-10雷達探測距離高出50%,可以同時跟蹤15個目標攻擊其中4個。這還是2016年的數據,現在的殲-10C性能肯定不至如此。此外,殲-10C還有一個非常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可以搭配中國的新型遠程空空導彈進行作戰。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中,有著世界一流的遠程空空導彈,其中的典型就是霹靂-15。相比美製經典AIM-120D,霹靂-15的射程在150公里以上,外媒估計可能有200公里,這是世界頂尖的數據。目前來看,這方面的射程優勢還沒有國家能夠拿出同級產品追上。

  

  那麼,明明性能不輸給對方,價格也不高,為何殲-10系列在出口上,就是沒有辦法和鷹獅相比呢?其實,究其原因恐怕不是單一武器的問題,而是體系以及外交政治的影響。軍售從來不是單純的武器交易,這涉及交易國家之間的軍事合作。而美國主導的當今國際外交體系,必然容不得中國對外出口武器。而少數和中國有著軍售合作的國家,不是買不起就是不需要,令殲-10C處於非常尷尬的地位。

  

  同樣重要的是,裝備一種飛機,意味著維護保障體系要隨之改變,購買殲-10C就意味著要接受中國的體系,這就足以令大多數國家望之卻步。而鷹獅戰機雖然是瑞典生產,但大量使用美製部件,就連發動機都是美製的RM-12發動機,這種發動機也被用於F-18、F-117所使用。購買鷹獅,實際上就可以套用美製飛機的維護體系,這是這款瑞典戰機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大賣的重要原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7: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