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何中國援助世界還被罵?看看留學生日報援助紐約客記者后的遭遇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4-13 11:49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心累

  這可能是新冠疫情下半場中國的感覺

  一邊要援助世界抗疫

  一邊又要面對一番番指責謾罵

  先從我們的小故事開始說。

  昨天,我們發文宣布決定捐贈給《紐約客》華人記者樊嘉揚的母親一台呼吸機。

  樊嘉揚的母親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ALS),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漸凍症」。居住在一家護理機構中常年修養,但沒想到卻趕上了美國爆發疫情。樊嘉揚的母親受到了暴力對待,醫院停止了呼吸機,並且遣散了照顧樊母的護工。

  

  ALS病的老年病人通常需要呼吸機來幫助緩解病情。醫院為了把呼吸機讓給新冠病人於是就撤掉了她母親的呼吸機。於是孝順的樊嘉揚發推特為母親求助呼吸機。這個事兒我們看到了。之前《紐約客》發文章詆毀過我們。我們覺得紐約客的記者和編輯們對我們可能有些誤解和偏見。於是認為這時候出手善意相助一名紐約客的記者,能增進我們之間的了解和互信。畢竟中國人常說」以德報怨「嘛。於是就發了篇文章,決定捐贈一台呼吸機給她的母親。昨天下午,留學生日報的知乎機構號發文,稱願意向紐約客記者樊嘉揚的母親捐贈一台呼吸機,以幫助起度過難關重獲健康。

  

  當然了,我們對這個事兒也是有擔憂的,怕這樣表示善意的行為會被一些人扭曲,又被扣上什麼帽子罵一頓:

  我們在昨天的文章里這樣寫到:

  

  

  是啊,我們想的是人不能總把別人往壞處想。

  但是啊,怕什麼來什麼。

  果然第二天我們就被罵了。

  我們沒有等到樊嘉揚的回應,卻等來了一聲謾罵。

  某個微博大V直接就用「用人命開玩笑」這樣的標題來罵我們,

  

  

  然後直接說漸凍症人不需要呼吸機,說留學生日報是在裝逼擺姿態。

  呵呵。

  難道樊嘉揚之前發推特求助呼吸機是假的?

  難道樊的母親呼吸機被撤走也是假的?

  如果真像這個博主說的呼吸機救不了漸凍症,那樊的母親在醫院為何還要呼吸機呢?

  ALS漸凍症病人不需要呼吸機?

  您這是赤裸裸地造謠啊!

  你去百度一下就知道這種造謠說法才是拿人命開玩笑:

  

  百度詞條中ALS漸凍症病人治療方案3:呼吸機治療

  

  果然明眼人還是很多的,這篇「拿人命開玩笑」的帖子被網友在評論區打臉了:

  

  

  樊嘉揚可能真的是在美國找到了呼吸機,目前還沒有聯繫我們。

  但就像我們承諾的那樣,只要她母親需要,我們就會把呼吸機送過去。

  至於這份善意如何被一些微博大V理解,我們就管不了那麼多了。畢竟有幾個公知是每個月像打卡一樣要黑一遍留學生日報。

  像知乎網友評論的那樣,送呼吸機過去可能是熱臉貼了冷屁股。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不停援助世界各國抗疫的中國的遭遇。

  

  前幾天,美國突然停止向中國進口KN95口罩。

  原因是,中國的口罩生產標準不符合美國的規定。

  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既然不符合規定,為什麼一周前CDC又要認可中國的口罩標準?

  

  疫情期間美國國內情況是這樣的——

  凡是進入美國市場都需要進口商向FDA申請獲取口罩的緊急使用資質。

  符合以下標準的N95口罩,可以簡化原美國FDA註冊流程以及NIOSH的檢測流程,快速投入使用。

  其中包括採用中國標準GB 2626-2006 和GB/T 18664—2002生產的口罩。

  

  但是突然有一天,美國將中國口罩生產標準在這一名單中撤回。

  這也就是說,中國沒有辦法再向美國出口口罩。

  原本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的標準為何會在一周之後突然被撤。

  7個擬定的國家名單中,獨獨少了中國。

  

  中國口罩被禁,要麼是我們的口罩不合格;要麼是美國在搞鬼。

  出口企業此刻承擔著大量的商業風險和法律風險。

  

  美國禁止中國口罩,很多人會覺得是我們自己口罩生產的問題,畢竟在武漢疫情開始的時候。

  很多人也買到過「假口罩」,但廠商符合出口資質,難道事先沒有經過審查嗎?

  不要將這個事情看作是一個孤立的個案,因為前陣子向中國尋求幫助的荷蘭,也反過來說中國的口罩不合格。

  

  大家只看到了,中國口罩有問題的新聞,卻沒有發現,新聞背後,有兩套完全不一樣的檢測標準。

  而荷蘭對於檢測標準不一樣的後續說明,也沒有媒體再關注。

  如果合同上寫的是KN95口罩,但收貨驗貨卻要按照FFP2標準,那是耍流氓;

  如果合同上寫的是FFP2標準,供貨商提供的確實KN95口罩,那是商業欺詐;

  如果合同上寫的是KN95口罩,但收貨驗貨時卻達不到KN95標準,那是質量問題。

  荷蘭口罩的事情就這麼簡單明確。

  

  同理,我們可以再看看看「中國馳援海外物資」在其他國家都遭遇到了什麼。

  最後會發現——

  

  荷蘭和美國不是特例。

  

  菲律賓,聲稱中國的試劑檢測盒有問題。

  中國捐贈的10萬個檢測盒子被菲律賓的衛生部副部長說:

  準確率僅4成,當局不會繼續使用。

  

  但是,在3月28日,菲律賓公布了道歉聲明,是因為自己不會使用這個檢測盒,才導致檢測率低。

  但大家只關注了前者,後者的道歉,很少有媒體再報道。

  

  再看看西班牙,西班牙政府從中國定了4.3億的醫療物資,包括64萬檢測工具。

  西班牙政府表示,檢測成功率僅30%,遠遠低於80%的預期。

  

  表示中國製造假冒偽劣,要求退貨。

  

  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這個深圳易瑞生物公司是什麼?

  他是教育部應對核化恐怖醫學防護技術研究中心。

  同時,他的主營業務就是核酸檢測。

  

  很快,反轉就來了,西班牙稱可能是試劑盒操作不當引發檢測率低的情況,表示會繼續使用。

  而易瑞生物公司也拿出證據表明,自己擁有合法的歐盟CE認證,因此可以在西班牙合法銷售。

  但這條消息,也沒有外媒進行報道。

  

  有沒有發現,這些西方國家的模式都是一樣的——

  先是尋求援助,接受或者購買物資,然後使用后表示「不好用」,最後道歉了事。

  

  但是,中國製造不好的「事實」已經印在了西方媒體的報道中。

  3月31日,特朗普公開表示,考慮是否建議讓美國人都戴上口罩。

  中國已經全民戴口罩出門了,而美國卻還在考慮是否有必要戴口罩。

  「美國民眾可以用圍巾等物品來減少病毒傳播,醫護人員比美國公眾更需要口罩。大家可以用圍巾,或者其它物品遮住臉,不一定非要是口罩」。

  這是特朗普的原話。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建議美國的醫護人員將一次性口罩消毒後繼續使用。

  每個口罩最多消毒20次,這樣一個口罩就可以使用20次 。

  據彭博社報道——

  華盛頓州急診室醫師Ming Lin說,周五他被告知失業,因為他接受了一個媒體的採訪,關於他在臉書上發的一個帖子,詳細說明了他認為防護設備和測試不足的地方。

  

  在芝加哥,一名給同事發電郵說,她想在值班時戴更好的防護口罩后被解僱。

  在紐約,紐約大學Langone Health系統警告員工,如果他們未經授權與媒體交談,可能會被解僱。

  其實,FDA不會輕易允許中國准入一個很大原因是不想瓜分市場。

  即便在疫情全球爆發的情況下,美國第一想到的不是民眾,而是資本市場。

  

  畢竟,大統領都能說出:

  「我不對檢測負責」的話。

  咱也別要求他能讓中國的口罩進入美國市場了。

  到頭來,可憐的只是美國民眾自己而已。

  

  算了,累了,真的,

  地球交給你們了,

  趕緊毀滅吧。

  

  

  回到開頭,留學生日報善意援助《紐約客》記者的母親呼吸機這事兒。

  當然患有漸凍人病的樊嘉揚的母親能得到多一台呼吸機,可能對緩解病情是好事。

  但在一個充滿偏見的世界里,任何善意都可能被曲解。

  什麼罵留學生日報是「拿人命開玩笑」這種罪名都能製造出來。

  最可笑的是,這羅列罪名的人毫無醫學科學常識,竟然認為漸凍人病人不需要呼吸機……哈?這難道不是拿全世界ALS病人開玩笑?

  

  在美國,「漸凍人」Sabrina Parker在病房中和未婚夫抱在一起,而就在十天後,Sabrina Parker幸福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因為漸凍症導致的呼吸系統功能下降,他家裡常備一台呼吸機。

  

  美國,一位漸凍症患者進行呼吸機治療

  

  一位漸凍症晚期病人已經離不開呼吸機了

  百度上ALS漸凍人病人治療方案:呼吸機治療:

  

  無數漸凍人病人賴以維持生命的呼吸機,在某些大V的筆下就成了:

  

  某罵日報的微博大V

  不好意思啊,北美留學生日報整個編輯部都清楚知道樊的母親得的是ALS漸凍症。

  不好意思啊,樊的母親不光需要護工也需要呼吸機,但我們沒有人手也沒有專業培訓過我們的編輯去醫院做護工啊。所以只能捐呼吸機。

  不好意思啊,而且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呼吸機的確對於漸凍症病人來說是「救命的」東西。

  這些大V這樣明目張膽造謠呼吸機對漸凍症病人沒用,這真是拿人命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就像上面提到的中國援助各國反而遭到誤解一樣,當你內心對什麼人心存深深的偏見的時候,對方任何善意都彷彿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那為什麼中國還要堅持援助外國,留學生日報還要捐贈呼吸機給黑過他們的《紐約客》的記者呢?

  因為化解這種偏見的方法,只有不斷地增進交流,標明善意,沒有別的。

  對立,扣帽子,搞鬥爭,都不是好辦法。

  只有不斷做好事,去感化他人了。

  行的正,不怕影子斜,任爾東西南北風。

  最後你們猜,下一步他們打算怎麼罵日報?

  恩,總有一款帽子適合我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