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年入百萬不稀奇?雞血喝多了!扒一扒我身邊中年朋友的真實收入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0-4-5 08:25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阿獃爸

  來源:阿獃爸(微信ID:adaibaba520)

  昨天,一個朋友給我發了一篇文章,是教人理財、職場提升的,舉了一大堆年輕人成功逆襲的例子。主要的意思就是:現在機會很多,月薪過萬滿地走,工作十年還沒有年入百萬,那就是失敗。當下社會機會多不多,我不知道。畢竟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上逆襲、財富自由的人很多,真真假假,我也搞不清。今天,我就聊一聊,我身邊出生於八十年代的中年人,而且是我認為比較優秀的中年人的真實收入水平。1我上高中時的室友,今天還保持常聯繫的有4個,分別畢業於南航、上海理工、安徽醫科大、安徽財經。4個人,學的都是理工科。一個讀了博,兩個讀了研,一個本科。他們走上工作崗位短的8年,長的13年。目前工作分別是在天津航空科研院所、上海知名車企、合肥三甲醫院、老家縣城銀行。收入是多少呢?一年到手,公積金、年終獎、各種補貼加一起,最高的30萬,最低的15萬。

  

  我上大學時,前後有4個室友。一個本科畢業直接回老家工作了,另外四個讀了研。讀研里,有三個是大家熟知的Top10里的大學:北大、復旦、南開。包括我在內,現在大家從事的基本都是文化、宣傳方面的工作,時間也都超過十年了。目前分別在上海一家國內第一流的出版社、北京一家大型文化企業、安徽大型國企、上市民企。一年收入,最高的 40萬出頭,最低的18萬。

  

  再來看看我研究生時的兩個師兄弟。兩個人研究生畢業之後,都去985高校讀了博。目前分別在山東、浙江的一般本科院校當大學老師。職稱都是講師,目前教教馬列、中國通史之類的公共課。

  在山東的,一年收入12萬,在浙江的,一年10萬。最後,為了寫這篇文章,昨天我還特別問了兩個關注「阿獃爸」公號的陌生粉絲。兩個人都在杭州,工作也快十年了,也都是研究生。

  一個是做鋼琴培訓的,最近幾年都在25萬到30萬之間,空下來了還兼職跑滴滴。另一個是建築水電設計工程師,去年收入42萬,項目少了的話,大概在30萬出頭。2你可能會笑話我,你的同學、朋友混得太差了!你可能會說:211畢業,工作十幾年了,竟然大部分人一年只有二十來萬,太丟人了。你看那某某,早就年入百萬了,房子都買三四套了。其實,年入百萬的朋友,我身邊也有。年紀四五十歲做生意的不說,畢竟那離我還有一段距離。我身邊 80后出身,年輕點的,年入近百萬的,無一例外,做的都是熱門專業,比如通訊、網際網路、新媒體行業。

  

  一個在蘋果公司,常駐上海。一個在深圳華為。還有兩個是在南京做新媒體。

  也無一例外的是,都很忙,年紀不大,白頭髮不少,腰椎頸椎腸胃病一大堆。去年底,我在南京和那兩個做新媒體的朋友吃了一頓飯。吃完飯都快晚上十點了,他們又扛著筆記本,回工作室趕稿了。

  搞得我都有點內疚,覺得吃這頓飯無異於對他們的時間謀殺。3上面舉的同學、朋友例子,所有公積金、年終獎,甚至於上不了檯面的灰色收入都算進去了,我反覆確認過,真實性很高。

  扒了一圈以後,我特別想說的是:在我的朋友中,他們不僅算不上Low,相反還是優秀的。簡單想一想就會明白,因為他們有三個特殊之處,很多人就達不到。一、他們絕大部分畢業於211、985高校,以碩士為主。現在上個大學沒什麼了不起了,大家還笑說「博士碩士滿街走」。但心平氣和地想一想:中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超過800萬,其中,從211、985走出來的大概只有80萬,碩博士就更少了。僅從學歷上來說,在800萬人之中,他們是那前10%,甚至於5%的人,這不算是佼佼者嗎?二、他們絕大部分工作都超過十年了,不是剛剛走進職場的小白。我上本科是2003年,那一年大擴招,我們系兩個專業,差不多有160人。

  四年之後,有人畢業就工作了,有人讀研讀博,有人工作幾年又辭職,現在還有人在學校讀書呢,大家時間不一。整體來看,絕大多數人的工作時間都超過十年了。現在都是三十五歲左右,正值年富力強、精力充沛之時。

  

  我發現,十年干下來,只要沒有頻繁挪窩的,大部分人都戴上了主任、科長、處長、副總、副教授的頭銜了。

  他們都是各自行業的業務骨幹了。三、他們絕大部分從事的行業,都是社會聲望不錯,待遇優渥的。可能和專業有關係,我本科同學里,做的行業以所謂的「體制內」為主。一百多個人,集中在公務員、事業單位、交通、媒體、高校、中學、國企。這些行業,當然比不上熱門的金融、網際網路,或者煙草這樣的壟斷行業,但客觀地說,都算是不錯的。放在任何一個高校,一次招考,幾百個人競爭一個崗位很常見。他們都很少有年入百萬,那說明這個事真的不多。一年二三十萬是這個群體的常態。

  所以,我認為他們代表著這樣一種群體:一個年輕人,學歷不錯,如果認真工作十年的話,最可能達到高度就是這樣了。無論是從工作上,還是家庭上,他們都是當下中國的社會中堅,都位金字塔的中等偏上。4當然,學歷絕對不等於能力。

  我只是想強調,從我的經驗看,學歷高的收入普遍比低學歷高,就業情況,生活質量也好很多。我記得當年中學時,我們班有三十多個人參加中考,最後只有十來個人上了高中。

  其餘的要麼回家種田,要麼就是去新東方學廚師,或者跟著親戚出門打工,學油漆、瓦匠了。

  

  高考時,我們文科班是有三十來個人走進考場的。最後只考上了三個本科。

  其他的或者復讀,或者上了大專。上了大專的,大部分畢業之後都回了老家縣城,開店,銷售、營業員,整體情況又比初中同學好一點。這些人中,有不少和我住在一個鎮,一個村。

  偶爾聽聞他們的消息,極少數人發了點財,大部分人溫飽是無虞,但至於對孩子的教育、對社會的認知,也談不上什麼了。

  我本科、研究生同學里,也有不少日子過得不太順的,工作跳得多,收入也常年是十萬之下。

  但和初高中那些沒上大學的群體比,相對是少數。5上面是感性例子,再來看理性點的數據。中國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中位數是20523元。

  北京是67756元,上海是69442元,杭州是59261元,南京是6437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通俗簡單地理解,就是你的工資、存款、分紅、租金補貼。

  只要是這一年,你能用於消費的錢,就算進來。上面的這一堆數據告訴我們,就是在北上杭寧這樣的一二線城市,發達地區,人均的可以花的錢,一年也不過五六萬。

  不算平均數,扣掉孩子、老人,只算那些年正在掙錢的主力,最多也不過七八萬吧。

  

  從全中國來說,你只要月薪超過五千塊,就差不多打敗了八成中國人了。

  在城裡,一家三口,年收入十來萬就算不錯了。年收入超過二十萬,就可以超過大多數人了。結合我身邊的中年人的真實收入情況,我覺得這是基本符合實情的。

  我上面提到的這些朋友,有時候大家聊天,很多人都會感慨:想不到我一年掙二十萬,竟然成了家族收入最高的人。所以,我每一次看到什麼年入百萬不是夢,工作十年竟然還只有十幾二十萬的收入,實在太Low逼了、太失敗了,都覺得挺無語的。那些真的只是段子,看看就好。

  真要是信了,茶不思飯不想,你不得焦慮地掉完頭髮都不算了。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老老實實,上個好學校,學點真本事,踏踏實實幹上個十年,才是人生進取之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3 2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