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評:美對中掀媒體戰,損害溝通紐帶不可取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20-3-19 1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評論員 郭至君)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在觀察了近兩個月之後終於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屬於全球大流行病,全世界正面臨著一場巨大的公共衛生危機。就在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發酵之時,中美兩國的媒體關係也同樣面臨了一些危機,值得注意。

  2月3日,正當新冠肺炎病例在中國激增之時,美國主流媒體《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名為《中國是真正的東亞病夫》的文章,用非常聳動的標題來暗示中國可能的崩潰論,引發了中方的強烈不滿,不過美方並沒有對此道歉,反而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要求五家中國駐美媒體將員工總數從160人減少到100人。事實上,這是繼要求中國媒體在美註冊為「外國代理人」,又進一步把它們認定為「外國使團」之後,再次升級的打壓行動。至於為什麼要減少中國媒體在美人員?美方一些人士給出的理由是「對等」。但我們以為,所謂的「對等」恰恰正是西方冷戰思維的延續,中美媒體之間若發生「戰爭」,對兩國關係可謂百害而無一利,是不明智且不可取的行為。

  第一,所謂的「對等」實際上是歧視與偏見。真要按照完全對等的條件來看,不是中國,反倒是美國不夠對等。首先,媒體來華人員數量與中國媒體赴美人員數量不對等;其次,美國媒體駐華機構與中國媒體駐美機構數量不對等;再次,記者簽證政策和費用不對等……據統計,2018年以來中國媒體共有30餘名中方記者遭到美方無限期拖延甚至拒簽。不僅如此,美國還以種種理由限制中國記者在美採訪,在中國媒體記者被列為「外國代理人」后,參加採訪經常會被另眼相看,困難重重。可以說,美方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打壓行動,嚴重干擾中方媒體在美開展正常報道活動,嚴重干擾兩國間正常人文交流。

  第二,中美媒體對於相互報道的客觀性並不平等。中美相隔寬廣的太平洋,人種、語言、歷史、文化甚至是思維、意識形態都非常的不同,而媒體存在的作用就是將兩個完全不同的大國拉近距離,用彼此聽得懂的話深入交流,避免誤判。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中國很多的媒體人不斷向中國社會介紹了真實的西方世界和真實的美國。可以說,中國社會對美國和西方的了解,無論真實還是細緻程度都遠高於美國和西方公眾對中國的了解。中國社會整體上之所以長期對西方抱以友善、願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的態度,中國的主流媒體為此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是,看看西方國家對中國有過多少嚴重誤讀和偏頗報道?看看《華爾街日報》到現在還將「東亞病夫」這個詞用在標題上,就可以說明很多事情。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取得了驚世進步,但這個國家卻在西方輿論場上不斷被妖魔化或者唱衰化,那麼美國和西方媒體的所謂的言論自由,所謂的公正及客觀性,究竟又在哪裡?匿名的美國國務院高官曾一語道破天機,「這些限制是特朗普政府對抗大國對手戰略的一部分,是為了應對中國在美擴大影響力」。

  第三、中美媒體若戰,對兩國關係百害而無一利。3月18日,中方已正式宣布針對美方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行為採取反制、對等的措施。經歷並見證了中美關係風風雨雨四十多年的媒體橋樑,在美方一貫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下,裂開了很深的痕,我們對此表示擔憂和警惕。眾所周知,媒體和記者是信息傳遞的使者,是推動兩國交流的信鴿,中美兩國媒體人始終應該做的,是增進中美人民了解,是推進中美戰略互信。可中美媒體之間角力的破壞性漣漪必將波及兩國的合作大局,讓兩國人民的心越走越遠。

  總而言之,媒體是各國人民加強溝通、增進理解的重要橋樑和紐帶。但我們也清楚,在特朗普政府鎖定中國為其「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以後,中美之間的競爭面大於合作面這個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但我們仍希望,中美的競爭是良性而不是惡性的,我們也希望,兩國媒體人仍可以一起努力,讓更多的「中國通」和「美國通」穿梭其間,遏制民粹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泛濫,確保中美關係中始終有理性的聲音出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6: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