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瘟疫要屬古羅馬遭受的瘟疫了,前後經歷了400多年,而這400年瘟疫史中,有300年是古羅馬迫害基督徒的歷史。公元54年至68年間,古羅馬皇帝尼祿(Nero)故意在羅馬城縱火,然後嫁禍於基督徒。為了煽動民眾的反基督教情緒,尼祿指使一些理論家編造了不少針對基督徒的謠言,把所有古羅馬社會的惡行都強加在基督徒身上。 尼祿還命令將不少基督徒投進競技場中,羅馬權貴們在大笑中看著這些人被猛獸活生生地撕裂咬死。他甚至吩咐人把很多基督徒與乾草捆在一起,製成火把並排列在花園中,然後在入夜時點燃,照亮皇帝的遊園會。 60年後,即公元125年, 羅馬發生第一次大瘟疫(Plague of Orosius),奪走一百萬人的生命。儘管如此古羅馬依然沒有放棄迫害基督徒的法令,40年後,即公元166年,羅馬發生第二次大瘟疫(Plague of Antoninus or Galen)。「每天死2000人,皇帝Marcus Aurelius 也未能倖免。羅馬人口被滅掉三分之一,首都君士坦丁堡死了一半。」 80年後,即公元250年,僭主德修斯發出敕令,命令基督徒必須在選定的反悔日放棄自己的信仰,否則將受到地方總督的審判。身為基督徒的政府官吏或被罰為奴隸,或被沒收家產;最堅定者被處死。至於平民,處境更是悲慘至極。 這一次間隔時間很短,同年, 羅馬開始第三次大瘟疫(Plague of Cyprian),每天約死5000人,波及整個羅馬,一直持續16年之久。 可是羅馬皇帝依然沒有警醒自己的錯誤,公元303年,戴克里先皇帝又發出敕令,開始了「羅馬帝國政府發動的最大一場宗教迫害」,眾多摧毀教會、收繳聖經和屠殺教士的暴行發生。伴隨著對基督徒的迫害,羅馬帝國不斷遭到天災和瘟疫的打擊,經濟狀況不斷惡化,日爾曼部落和波斯帝國也開始侵犯邊遠地區,羅馬帝國走向沒落。公元542年,羅馬開始第四次大瘟疫(Plague of Justinian),歷史學家伊瓦格瑞爾斯親身經歷了這次結束性的徹底懲罰。此次瘟疫之強大波及整個歐洲大陸。強大的羅馬帝國被徹底摧毀。